昆仑人(The slaves from Xinluo),历史学-中国历史-隋唐五代史-[中外关系]-[其他],中国唐代对黑色皮肤人的称呼。“昆仑”一词,在中国古代除指昆仑山外,还指黑色的东西。唐人沿用此义将黑色皮肤的人统称为昆仑人。《旧唐书·南蛮传》曰:“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现存资料表明冠以“昆仑”两字的人称除昆仑奴外,还有4种人:昆仑客、昆仑人、昆仑儿、昆仑僧等。唐代昆仑奴一般泛指黑人奴隶,而唐代的黑奴大部分是居住在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矮黑人,属尼格里托人种。也有一部分辗转来自北非,称为“僧祇奴”。一般认为“僧祇”是马来群岛人和唐人对非洲黑人的称呼,“僧祇”,即桑给巴尔人,见于《中国印度见闻录》记载。非洲黑奴是阿拉伯国家掳掠贩卖得到的,然后作为“贡人”或奴隶流入唐朝社会。薛爱华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中对其论述甚详。中国学者孙机在《唐俑中的昆仑与僧祇》一文中,将近年来出土的唐代昆仑奴俑加以考证,分为来自南海诸国的昆仑奴和非洲黑人僧祇奴,如裴家小娘子(裴行俭的后人)墓出土的黑奴俑就是僧祇奴。唐王朝的都城流传的一句行话,叫作“昆仑奴,新罗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