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差术(method of higher power finite differences),理学-科学技术史-数学史-〔术语和基本概念条目〕,中国古代的一种计算方法。它的发展与古代天文学的发展紧密相关。历法的编制需要预告五星的方位,尤其是日、月食的预告更需要计算日(视运动)、月的准确位置。最初,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认为天体的运动都是匀速的。公元92年,东汉名臣贾逵(174~228)发现了月行不匀。约6世纪,南北朝时天文学家张子信发现日行亦不匀。这种不匀是由于天体轨道为椭圆形而引起的。介于两次观测之间某一时刻的日月位置,可由招差法计算。设在等间距的时间内的观测结果分别为,则计算日月在时的精确位置可用下列公式(牛顿招差公式,1676~1678): 式中的含义是:如设则上式中的分别等于,即逐级差分。公元600年隋代天文学家刘焯(544~610)《皇极历》列出的公式,相当于给出了上述公式的前三项。这是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在中国的首次出现。公元727年唐代一行《大衍历》中,给出了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公式。这些二次内插公式,大约是通过几何图形的出入相补相互拼凑的方法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