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衡恪(Chen Hengke),文学-中国文学-近代文学-近代诗-【诗人】,(1876-02-17~1923-08-07)中国近代诗人、国画家、现代美术理论奠基人之一。字师曾,号槐堂。生于湖南镇筸(今凤凰县),陈三立长子。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赴日本弘文书院读书,后入东京高等师范博物科。宣统二年(1910)毕业归国,先后在南通师范、湖南第一师范任教。民国三年(1914)任教育部编审,先后兼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博物教员、国立北平美专国画教授。他的花鸟画浑厚绮丽,山水画钩多皴少,人物画带速写情趣。工书法,兼治印,“篆刻逼汉人,画得倪(瓒)黄(公望)风味”,梁启超称他为“现代美术界具有艺术天才、高人恪、不朽价值的第一人”。后往南京侍继母疾,母逝,竟亦中暑而英年早逝。1923年10月17日,北京文化界300多人在北京举行追悼会。梁启超在挽词中称其死为“中国文艺界的大地震”。1904年,陈氏兄弟在东京留影(左至右:陈隆恪、陈寅恪、陈衡恪)陈衡恪少时在长沙即能诗。有《奉和寄禅上人》诗,其才华得到父辈陈锐的称赞,称其“学诗学画有笔力,力虽未到气已雄”(《陈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