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调(baizu diao),文学-中国文学-少数民族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白族文学,中国白族民歌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又称白曲。白族调是一种世代传承的口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几乎在所有的白族聚居区和杂居区都有流传。白族调也是云南剑川地区的石宝山歌会、大理地区的绕三灵等民俗节庆中最为主要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虽然各地的白族调存在一定差异,但就通常的文体概念而言,均采用“三七七五、七七七五”或“七七七五、七七七五”的山花体结构,即一首歌一般由上下两段、每段八句构成,且每一句都有字数限定,格律严谨,形式统一。作为一种定字、定名、定声的长短句体式,山花体在民间的使用范围甚广,在民歌中最为典型,在其他文类如叙事诗、民谣、曲艺、戏剧乃至文人诗作中均有应用,堪称白族口头艺术和文学类型的主要标志。狭义的白族调专指以特定的山花体诗学结构、相对固定的音乐旋律(可附龙头三弦伴奏)为基本特征,以对唱或独唱的即兴创编为演述形式,在内容上主要反映男女情爱或日常生活,同时在演述的场合或语境上具有一定限制的白族民歌类别。一般而言,白族调不能在家中或村落中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