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染(plant dyeing),工学-纺织科学与工程-时尚与色彩-色彩-[历史色彩],提取天然植物的液汁作为染色剂的传统染色方法。又称植物染色、天然染色。沿革商周时期,人们开始从各类植物中提取液汁,直接用于染色或在丝、帛织物上手绘图案;或用媒染剂处理液汁后,再对各种织物面料进行染色。常见用于提取染料的植物包括茜草、紫铆、红蓝花、蓝草、王刍、荩草、栀子、皂斗、乌桕等。依据历史文献记载,远古时期的中亚、埃及以及欧洲地区的古人也已从茜草等植物中提取叶汁,作为染色剂进行染色。草木染在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如《礼记·月令》中“令民毋艾蓝以染”,就是有关用蓝草染色织物。又如诗经《小雅·采绿》中写道:“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文中的“绿”是植物的名称,又名王刍,花朵为深绿色,提取其液汁可染黄色。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从红蓝花中提取红色染料的过程。1804年英国人乔治·菲尔德通过实验,用明矾水溶液处理茜素后,茜素发生色淀,成为不溶的固体染料,延长了其作为染料的使用寿命。如用其他金属盐代替明矾,就能得到相应色彩的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