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译性(translatability),文学-语言文字-语用学、修辞学及翻译学-翻译,人类语言具有的可以翻译转换的性质。与不可译性相对。可译性既是一个翻译学问题,也是一个语言哲学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人类语言是否可译长期争论不休,也并无定论。可译性论者认为虽然人类因居住区域和发展进程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但人类在思维认知、情感体验等方面有着许多共性,这些共性构成了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交流与转换的基础,亦即可译性的基础。不可译性论者认为世界上的语言文化间存在的许多差异无法逾越,无法实现完全对等的转换,因而真正彻底的翻译是不可能存在的。不可译性分为语言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两个方面,前者指语言间因语音系统、文字结构和修辞方法等因素的差异而造成的不可译,后者指语言间由于文化差异和文化空白而造成的不可译。人们对可译性问题的不同认识源于人们对于语言和翻译的不同界定。一般认为,可译性和不可译性都并非绝对,就具体的语言点而言,其可译性和可译性程度会因人而异,也会因时间因地点的差异而变化,此时此地不可译的情况,彼时彼地可能变得可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