雩礼(pray for rain),工学-水利工程-水利史-中国水利史-中国古代水神崇拜,中国古代的祈雨活动仪式。又称雩祀,简称雩。中国古代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干旱是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数年连续大旱造成农业大范围歉收或绝收,对社会形成严重冲击。因此,祈雨活动频繁,既有与农事结合依例举行的,也有严重干旱时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共同参与的。古代例行的雩礼在孟春(农历正月)举行。《诗经·小雅》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巫师率众人以歌、乐、舞祈雨的场景。雩礼有郊祀和图腾祭两种。郊祀是在筑坛圜丘,立鼎以燔柴,立案供牺牲,是最具宗教仪式感的祭祀,先秦时以女子或奴隶为人牲,汉代以后以牛、羊、猪、鸡等牲畜为牺牲。图腾祭是以龙、柳枝等为图腾,龙可以是某一龙王庙龙的牌位,或是泥塑,或布、草制作。自秦王朝开始,雩礼成为特定的国家水神崇拜活动,纳入礼制范畴。唐以后雩礼的祭祀仪式基本程式化了,民间逐渐民俗化,祈雨演变成上自朝廷下至民间,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活动。官方通过仪式感极强的活动,体现人神对话,从而表达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话语权。民间则通过祈雨仪式化解焦虑,缓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