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牒(imperial genealogy),管理学-档案学-历史文书-官府往来文书,中国古代谱牒。为记录皇族(王室)血缘谱系等内容而编制的文本。玉牒之实起于先秦,从《史记》所载谍记、谱牒(谍)及甲骨、金文家谱可知,上古时期已经有记载王室谱系的玉牒存在。《周礼》载有负责记录王族世系的官员“小史”,秦汉设有“宗正”负责编修世谱。玉牒之名见于唐代,唐初设宗正寺,有修玉牒官,唐文宗时,李衢等人修成《皇唐玉牒》,《仙源类谱》(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代抄本)目前所见“玉牒”之名最早源于此。宋代除有宗正寺外,还在编修玉牒的年份临时增设玉牒所,专司其事。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所修玉牒除记载皇帝世系外,还记载当朝大事,这是其与历代玉牒不同之处,因此也具有更多的史料价值。宋代传世玉牒抄本有《仙源类谱》和《宗藩庆系录》,另还有刘克庄编纂的《玉牒初草》。明代有宗人府专掌皇族属籍、编修玉牒,传世仅有《天潢玉牒》一种(一部抄本和多种刻本)。清沿明制,宗人府负责日常管理皇族簿籍玉牒之事。其玉牒按例十年一修,由玉牒馆专司其事,凡皇族成员,宗室入黄册,觉罗入红册,以示区别,记载姓名、职爵、生卒、婚配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