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archaic Chinese rhymes),文学-语言文字-音系学-汉语音韵学-汉语语音-古音-古韵,汉语音韵学术语。指以《诗经》《楚辞》为主的中国先秦两汉韵文所代表的韵母系统。古韵的研究,最早始于宋代的吴棫。他提出了“叶(xié)音说”,并将古韵分为9部,是第一个荟萃大量诗文韵字为古韵分部的学者,为后世古韵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方法。他的古音资料上起《周易》,下至欧阳修、苏轼诗词,这说明他不知道古今音的时代界限。明确认识到古今语音不同的是明代陈第,他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著名论断,揭示了古今语音不同的真谛。在古韵分部方面首推明代学者顾炎武。他分古韵为10部:东、脂、鱼、真、萧、歌、阳、耕、蒸、侵。其中歌、阳、耕、蒸4部后代成为定论,其余各部也都初具规模。后来各家古韵分部,都在顾氏10部的基础上详加细分。顾氏古韵研究的最大功绩是根据实际情况把某些韵分属2个(或3个)上古韵部。顾氏对于某些韵的离析,至今还被人称道。此外,顾氏还探讨了古韵的若干理论问题,如叶音问题、四声问题、入声与阴声相配问题。后世认为顾氏是古韵研究的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