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瓜(wooden club in opera),艺术学-戏曲学-〔中国戏曲史〕-古代戏曲-北杂剧,中国宋杂剧、金院本中二优之间相互击打的器具。又称榼瓜、皮棒槌。用木制成,一头外包软皮,一般是副末取以击打副净,起到插科打诨的作用。最迟在五代参军戏中已出现苍鹘击打参军的演出模式,但磕瓜或皮棒槌则多见于宋代戏剧文物或元代文献,例如郑州华夏艺术博物馆所藏北宋后期铭文砖雕,其中“薛子小”手执道具,一头细一头粗,粗头朝下向外,明显为皮棒槌,执持的脚色应为副末色。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将金院本中副末打副净的表演方法上溯到参军戏中的苍鹘打参军。元李伯瑜散曲〔越调·小桃红〕《磕瓜》写道:“木胎毡衬要柔和,用最软的皮儿裹。手内无他煞难过。得来呵,普天下好净也应难躲。兀的般砌末,守着个粉脸儿色末,诨广笑声多。”元高安道散曲〔般涉调·哨遍〕《皮匠说谎》则谓:“若要做四缝磕瓜头,除是南街小王皮。”可见,磕瓜触及副净头部,必须使用软皮内衬,以毡精心缝制。随着磕瓜的普遍使用,出现了专制此物的皮匠。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有“付末执榼瓜以扑靓”的舞台状况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