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砚为“乾隆仿汉石渠阁瓦砚”(宏源阁博物馆藏)。历史上的瓦砚主要有未央宫瓦砚、石渠阁瓦砚、铜雀台瓦砚等。古瓦砚流传至清代已极为稀罕,流传的数量极其稀少。当今国内一些大博物馆,亦以能收藏到瓦砚为荣,甚至将其作为镇馆之宝。 能够收集到的祖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等地的古今300余种砚台图录、砚谱、砚着,瓦砚总数亦不及200方。未注明的仿汉瓦42方。上述仿制或者自制瓦砚的价值,并不亚于真正的汉代瓦砚。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松花石砚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砚,为沉淀、过滤的细泥加工后烧制而成。唐人柳公权论砚,首重青、绛二州,不言端石,绛州砚即是澄泥砚。澄泥砚起于唐、而兴于宋,只是唐代早期,并未被称为“澄泥”,这是因为澄泥砚是用仔细淘洗过滤的细泥土,经烧制而成砚,而当时所尚以砖瓦为砚,因之往往以瓦或陶命名之,故而,韩愈在《瘗砚文》中记载:“土乎成质,陶乎成器,复其质,非生死类全,斯毁不忍弃,埋而识之仁且义,砚乎,砚乎,与瓦砾异。”可见,在唐代,人们虽知澄泥非一般瓦砖砚材,但却不知如何去称呼这类器物,其实就是后人所称的“澄泥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