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译《回回天文书》 为中国明代所译阿拉伯星占学著作。此书原为波斯天文学家阔识牙耳(971~1029)所作。原作约在元初即已流传中国,保存在元回回司天监。元亡明兴,为明政府所得。由于“言殊字异,无能知者”,故在“元世百有余年,晦而弗显”。明朝政府于洪武十五年(1382)命吴伯宗和回回大师马沙亦黑等进行翻译,翌年译成。书前载有吴伯宗和马沙亦黑的两篇译序。这是一部较完整的阿拉伯星占书。中国古代的星占,主要以异常天象为观测目标,以卜帝王及朝纲的吉凶祸福。阿拉伯星占书却与此有很大差异,它主要以七曜十二宫等正常天象为占,以卜个人的命星八字和吉凶祸福。在明译《回回天文书》中,包含有许多中国人所不熟悉的阿拉伯天文知识,尤其在《说杂星性情》一节中,第一次介绍了25个阿拉伯星座的名称和30颗恒星的星等及黄经,这是西方“星等”概念首次传入中国。经过对比研究,这30颗恒星的黄经,与保存在欧洲的阔识牙耳《完备的天文表》中的数值完全相同。这部译著除被称为明译《回回天文书》外,还流传有不同的抄本,被称作《乾方秘书》和《天文象宗西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