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堂教育是中国回、东乡、撒拉、保安等部分少数民族在清真寺经堂实施的教育。奠基人是明代陕西回族学者、教育家胡登洲。他早期在家自办私塾,免费招收学生,主要讲授阿拉伯文和一些经典。后经其再传弟子兰州马等加以完善,将课堂设在清真寺北讲堂内,并强化宗教课程,故后世称之为“经堂教育”。课程以 9 种教本讲授阿拉伯文的形态学、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还讲授教学法、哲学、认主学和《古兰经》注疏学等,同时兼授文学、历史。教材主要是历代阿拉伯和波斯的权威名著。主讲教师是由清真寺礼聘的知名阿訇,多为某些学科的专家,讲授方式是上午授课,下午讨论答疑,晚上自学。外地学生衣食和学习用品由清真寺和当地穆斯林殷实之家负担。修业时期较长,有的中途随主讲阿訇外聘,一同前往学习;有的则随新聘主讲阿訇继续学习。学生毕业时授予礼服、挂幛以示祝贺,俗称“穿衣、挂幛”,然后即可接受其他清真寺的礼聘,也有担任本寺其他教职的。这种教育经发展,形成西北、山东和云南三大学派,造就一大批著名的阿訇和伊斯兰学者,推动明、清时期的译述活动,产生“经堂语”和阿拉伯文字母拼写汉语的文字“小经”,从而在 300 余年中促进了伊斯兰教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