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食行为是指动物获得营养的诸多活动,包括寻找、获取、加工、摄入和贮藏食物等过程。动物主要靠取食获得活动能量和合成自身组织的物质,所以取食行为可以视为是其他行为的基础。细菌的趋化性是取食行为的雏形。有的植物也能捕食昆虫,如瓶子草、猪笼草、茅膏菜等。但动物的取食行为最为明显,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时是与其他行为结合进行的。动物在寻找合适的生境时,不但要考虑环境是否适于栖息和繁殖,也要考虑是否有充足的食物供应。取食行为不仅要满足取食者对营养的需求,往往还要满足其他同种个体包括配偶或后代的需求,如工蚁叼回巢内的食物还要供给幼虫及司繁殖、保卫的其他个体食用。对动物乃至所有生物来说,个体的生存也是为了延续种群,因而取食行为的重要性在于它还保证了生殖行为的进行。许多一生只繁殖一次的动物,繁殖后不继续生存,如蜉蝣的成虫连口器都没有,交尾、产卵后即死亡。螳螂在交配过程中雄体竟可能被雌体吞食。但那些一生繁殖多次的动物终生存在取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