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拔斯派(a1—'Abbasiyyah) 伊斯兰教早期派别之一。约产生于8世纪初期,原为哈希姆派(a1—Hashimiyyah)的分支,为早期什叶派内部的一支派。认为什叶派第一代伊玛目阿里之子穆罕默德·伊本·哈奈菲叶并未亡故,是阿里的合法继承人,并把伊玛目位及全部知识传授予其于艾布·哈希姆(Abu Hashim,?~717)。据说该派首先提出《古兰经》有表、里两义之别,而隐含的“里义”更为重要。艾布·哈希姆去世后,该派又分裂为若干支派。其中阿拔斯派宜称,艾布·哈希姆于侯迈麦村(al-Humaymah,今巴勒斯坦境内)临终前,已把伊玛目位传给穆罕默德·伊本·阿里(Muhammad ibn‘Ali),后又传给阿拔斯家族的后裔。阿拔斯家族推翻伍麦叶王朝后,为证明阿拔斯政权的合法性、正统性,乃割断同什叶派的联系,宜称阿拔斯哈里发为先知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标榜要建立“安拉在大地上的统治”。此后该派已从宗教派别转化为政治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