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闲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清康熙年间,河南省沁阳市王召乡冯翊村刘德君、赵桐二人收集民间小调、小曲,两家人利用农闲时间为乡亲们演唱,这种戏被村民称为两家闲。 两家闲戏历史悠久,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这种戏道具简单,唱腔自由,很快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清朝末年,“两家闲”戏达到最兴盛期,村里的民间艺人能够演唱的剧目有20多部,在周边村庄、县市演出影响很大,他们还经常组团到山西、陕西等外地卖艺演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家闲”戏中断演出。两家闲的特点是道具简单,唱腔自由,而且在演唱中,他们把楝木挖空,制成胡琴,当时称为桶翁,并成为两家闲戏的主弦乐器。为了演奏方便,他们独创了“弓、涌、衣、四合”乐曲,形成了有敲、打、拉、唱的演唱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