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鸫,是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嘲鸫科几种善模仿的鸣禽的统称,共有12属36种。喙向下弯曲,长23—25厘米,长着小嘴和尾巴,羽毛呈灰褐色;尾一般比鸫和鹪鹩的尾长,喙也较长且通常明显下弯;许多种类的体羽模式颇似“标准的”鸫,上体褐色、下体浅色,具大量斑纹;但有几个种类着色更深,并更多地为单一的灰色;色彩最醒目的也许是蓝嘲鸫,一身灰蓝,只有脸为黑色。因以模仿其他鸟儿的叫声取乐而得名。嘲鸫产于西半球,分布于美国北部到整个巴西,并已引入夏威夷。栖息在通常干旱的丛林中,一般生活在近地面处。它们栖息在树上,以歌声来表明自己的领地。精力充沛,除保卫自己外,甚至还会飞到远处袭击狗和人类。嘲鸫以果实、浆果、种子及节肢动物为食。繁殖期一般始于春季,多数情况下,巢或位于地面,或在离地面2米以内的植被上,有时会筑于15米甚至更高的树上。一窝产2 ~5枚卵(少数情况下达6枚),卵在12 ~13天后可孵化。嘲鸫被认为与鸫和鹪鹩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嘲鸫是所有飞禽(包括夜莺在内)中最出色的歌手,因为它像夜莺一样用它歌喉的诱人声调来迷惑人。有记录表明它们也会模仿蛙、钢琴甚至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