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襄(1606-1651),字惠可,号仍云,行颜四,今安徽宣州区狸桥镇水阳河东人。其父孙应旗熟经史、重仁孝,任江苏沛县、山东馆陶教谕,于明崇祯十二年受皇帝勅封为文林郎。孙襄长子都生任湖南衡阳知县,次子卓,进士第二,授编修,特简奉使册封安南国,赐正一品服。孙襄天姿英聪,孝友性成,不屑于章句。少年成邑庠生(秀才)。崇祯六年(1633)乡试中举人。崇祯七年甲戌(1634年)中进士,任广州州司理。时广州狱多大案,孙襄清廉自律,宽严相济,奸胥猾吏一时敛迹。在广州六年,免死罪者百余人。期间担任两届粤闽主考,入当地名宦祠。后调任衡州司理。甲申(1644年)清兵入关,顺治帝登基,下诏征贤,授孙襄刑科给事中。不久,调任吏科左给事中。顺治八年辛卯(1651年)孙襄病逝,入祀乡贤祠。孙襄少有大志,天姿英聪,孝友性成,不屑于章句,常曰,士君子读书,岂但博功名、图温饱乎。弱冠补邑庠生,二十七岁乡试中举,第二年即崇祯七年甲戌(1634年)中进士,任广州州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