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尾棒鸡,脊索动物门-鸟纲-鸡形目-松鸡科。唐蟾珠;卢汰春:1978: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大小如花尾榛鸡。雄鸟上体栗色,具明显的黑色横斑;颏、喉黑色,周缘围以白色;胸栗,向后近白,均具明显的黑色横斑;外侧尾羽黑褐色,具有若干白色横斑和羽端,雌鸟相似,但较暗钝。 形态 (据四川亚种的标本) 雄性成鸟:鼻孔羽黑色;额白,各羽端黑;头顶和枕部深栗色,杂以黑色或淡橄榄绿的灰色点斑;眼后具一条散有黑斑的白色纵带,伸展到后颈;眼下左右各有一条同色纵带自额开始,通过眼先,延至颈侧,并与喉的后部相连;耳羽深栗色。背、腰、尾上覆羽均为栗色,具清晰而有规则的黑色横斑,各羽具狭窄的淡灰色羽端;外侧尾羽黑褐色,具有若干狭形白色横斑和羽端,中央一对尾羽栗棕色,杂以黑色虫蠹状细斑,并具7—8条黑和棕白并列的横斑;大、中、小覆羽棕褐或栗褐色,具黑色虫蠹斑或块斑,并杂以白色羽干纹;初级飞羽暗褐色,外嘲杂以淡栗色边缘;次级飞羽暗褐,外翈具有不规则黑斑的淡棕色宽阔横斑,羽端亦淡棕色。颏、喉黑色,边缘围以上述的白色纵带;胸与两胁均浅栗,具黑色横斑和白色或棕白色羽端,胸羽更杂以白色羽干纹;腹羽均呈黑、白相间的横斑,形成耀眼的斑驳;尾下覆羽淡棕栗色,具宽阔的白色羽端和狭窄的黑色次端斑。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体色较暗钝,不鲜艳。鼻孔羽毛不呈黑色,而与额同为淡栗棕色,具黑斑,眼后纵带淡黄缀白;颏、喉淡棕黄色,羽端沾黑,其周围不具白色纵带。 虹膜褐色;嘴褐色或黑褐色;脚呈角黄色。 量衡度: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5) 286—300 319—375 21—23.5 161—175 141—153 28.1—35♀(1) 290 364 24 170 137 28.7唐蟾珠;卢汰春:1978:生物学描述 生态 斑尾榛鸡通常栖息在海拔3,200一3,800米高处的山柳、金腊梅等灌丛,亦见于云杉林和赤杨林。秋后常结群生活,尤喜栖于杜鹃灌丛中(当地称杜鹃林为羊角林),故斑尾榛鸡通称羊角鸡。食物包括高山植物种子、草籽及小毛虫、伪步行虫科及金花虫等。唐蟾珠;卢汰春:1978:分类讨论 亚种分化 斑尾榛鸡分化为两个亚种 Tetraon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