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修裱技术(archival repair-mounting technology),管理学-档案学-档案保护技术,以糨糊做胶粘剂,运用修补和托裱的方法,把选定的纸张补或托在破损档案原件上,以恢复或增加强度,提高档案耐久性的一项档案修复技术。档案修裱可以恢复档案的原有面貌,增加强度,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决定档案修裱效果的因素是黏合剂、修裱用的纸张材料、修裱技术和操作规程等。传统修裱技术在中国历史悠久,早在1500年前的晋代就有了修裱技术。1949年后在认真研究和总结传统修裱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档案修复的工作实践,提出了档案修复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为国家各级档案部门普遍采用。纸质档案修裱用的黏合剂一般是高分子化合物,要求是:黏性适中,保证修裱档案的柔软;化学性能稳定,pH值接近中性或微碱性;不易生虫、长霉;色白或无色透明;具有可逆性。常见的黏合剂有小麦淀粉糨糊、羧甲基纤维素。档案修裱用纸应符合以下要求:纸张中有害杂质少,有较好的耐久性;纤维交织均匀,纸张薄而柔软,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纸张呈中性或弱碱性;纸张色白,白度在60%左右;伸缩性小,吸收性低,使修裱后档案易于平整、不易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