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之邦,是一场面对异族侵略、面对衣冠夷狄化的生死搏击,是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值得后人共勉。江阴被称为“忠义之邦”,源于明末抗清守城战,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当年那可歌可泣、壮怀激烈的八十一天,江阴人以血染的风采光耀史册,忠烈之气与天地共存。战后,为了安抚江阴百姓,满清统治者采取了怀柔政策,尤其是那位乾隆皇帝,在乙酉守城战131年后,对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分别赐谥“忠烈”、“烈愍”、“节愍”。而第一位赞誉江阴为“忠义之邦”的,则是清嘉庆年间的江苏学政姚文田。据《道光江阴县志》记载,这位学政大人“督学时念邑殉乙酉之义,特书忠义之邦四大字”。当时,主持君山梅花书院的诸生何春煦,将这四个字摹勒后,悬挂于书院仰止堂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江阴修城时,知县金咸请邑人张锡龄,将二十多年前姚文田书写的“忠义之邦”四字临刻于石,每字两尺见方,嵌入南门城垣。进出南门的江阴人,看到这雄浑有力的四个字,无不平添几分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