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伊纳,是阿拉伯的歌女,也称阿拉伯艺妓,是指古代阿拉伯以歌舞表演为业的女子。阿拉伯歌女的本质是女奴,是受过教养的艺术女奴,卡伊纳后来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被称为歌女阶层。卡伊纳主要在阿拉伯城市中表演歌舞,还兼具女侍的身份。在阿拉伯人居住地区,阿拉伯半岛、叙利亚、伊拉克等地,都有卡伊纳活动,她们不仅为民众演出,也为国王、贵族演出。这些歌女们能歌善舞,给城市带来很多乐趣。特别对于那些达官贵人来说,她们是一种奢靡生活的象征。她们的歌舞在希贾兹地区广为流传,成了当时城市居民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之一。有些卡伊纳是王公、显贵家中蓄养的歌女,她们通常在贵族人家的宴会上表演歌舞和侍酒,贵族以她们作为身份、财富的象征。卡伊纳也存在于宫廷中,宫廷中的卡伊纳为宫廷歌女,她们负责在宫廷歌会上表演歌舞。卡伊纳的歌曲按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为主题严肃、采用古典长诗且具有颂歌性质的“西纳德”;二为曲调轻快、采用古典短诗而专供娱乐用的“哈扎吉”,伴奏乐器为弹拨乐器、笛子和手鼓。
发展概况
卡伊纳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以大规模的群像出现是在阿拔斯王朝。早期的歌女贸易在阿拉伯半岛自古有之,在贾希利叶时期便有买卖歌女的传统,但尚未形成气候。并且这一时期歌女的艺术成就不高。大范围的歌女贸易与歌女教育肇始于伊斯兰教初兴时期,至倭马亚王朝已初具规模。到了阿拔斯王朝,发展到高潮阶段,并催生出宫廷歌女这一文化群体。到了伊历三、四世纪,已不再局限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东部,尤其是希贾兹地区、沙姆地区和伊拉克及其周边地区,而是蔓延到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境内的各个角落。
歌女教育产业也发展,这种教育虽然投入成本高,但后期回报的利润巨大。哈里发、王公贵族们不吝重金购买歌女以供宫廷歌会之用。这些歌女艳冠群芳,其才艺也是同侪们望尘莫及的。这些宫廷歌女除了先天禀赋过人之外,她们中大多数得益于后天的教养。奴隶主们、音乐家们愿意斥巨资购买歌女,并耐心教导其各种才艺,乐此不疲。比如,由哈里发伊卜拉欣·本·迈赫迪教导过的一名歌女赎身需三千第纳尔。引领乐坛、师出御用音乐家伊卜拉欣·摩苏里门下的著名歌女欧莱布赎身需五千第纳尔。对于自身经济实力无法蓄养歌女的普通家庭或是一些为生计所累的诗人而言,若想聆听一曲妙音,则可以采取租赁歌女的方式,租用一位歌女两三天,用于寻常家庭娱乐或是启发诗人艺术创作的灵感。这种租赁歌女的贸易在阿拔斯王朝前期的巴士拉和库法一带十分流行。
在倭马亚王朝,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政策所限,人们对歌女的评价主要是先取其“貌”,再论其才。当时歌女们演唱的曲目和风格也不丰富,能够自己从事艺术创作的歌女更是凤毛麟角。而到了阿拔斯王朝,人们对歌女的品评已不再停留在美貌的表相上,而是更重视歌女的文化素养。以哈里发哈伦·拉希德的宫廷为例,宫中极尽奢华享乐之能事,歌会宴饮不断,歌女们皆经过层层选拔,百里挑一,才貌双全。这些卡伊纳歌女在正式进驻哈里发宫廷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御前考核。卡伊纳们必须在哈里发御前即席赋诗、唱诗,色艺俱佳、对答如流者方能留下,并且大臣们按照她们的才艺将卡伊纳歌女分成不同品级。由于当时的歌词都是阿拉伯语格律诗,因此卡伊纳除了要学会歌舞、穿着打扮,还必须学习阿拉伯语语法、词法,有的还需学习《古兰经》。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卡伊纳歌女的教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歌女的教导和训练大多由奴隶主或职业音乐家完成,一些财力雄厚的奴隶主会雇佣诗人们、歌手们至家中,用以教导歌女。也有的奴隶主直接将歌女们寄养在这些老师的家里,并及时跟进她们的学习情况。如果奴隶主自身艺术造诣较高,则会选择亲自教导歌女,如著名的奴隶主阿卜杜拉·本·塔希尔,他还为歌女们编写了很多曲子。
奴隶主之间经常互访,交流歌女教育方面的相关经验。歌女教育的施动者不仅局限于奴隶主,一些才艺超群的歌女也会招收弟子。例如倭马亚王朝的著名歌女海巴拜师出歌女赛拉迈门下,阿拔斯王朝的名歌女白兹勒教导穆提姆等等。这种“歌女——歌女”教育模式更具连贯性、承继性,也更有利于不同音乐风格、派系的传播与延续。
阿拔斯王朝前期,社会文化艺术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在这一时期,随着伊斯兰传统伦理的约束性相对弱化,不少文人雅士更加注重现世的享乐,也对歌女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气质典雅的歌女来满足娱乐的需求,如何大批量地培养优秀的歌女,是音乐家、奴隶主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教导歌女方面,哈里发哈伦的御用音乐家伊卜拉欣·摩苏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也是歌女教育这一产业的代表人物之一,并与叶齐德·侯拉一同在巴格达创办了音乐学校,专门教导歌女。他们对于禀赋绝佳的歌女,掷以千金买入,重点培养,抬高其身价,以供宫廷筵乐之用。摩苏里教导歌女极为挑剔严格。
随着阿拉伯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张和国力的不断增强,帝国境内各个地区对歌女的需求不断上升。尤其是到了阿拔斯王朝,帝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希贾兹一带转移到巴格达。歌女贸易也在巴格达得到了极大发展,达官贵族们已不再满足于单方面的“麦地那输入模式”,开始自己从事买卖、教育歌女以及对外输出的活动。在巴格达,音乐学校的模式方兴未艾。阿拔斯王朝的诸多著名歌女如欧莱布、穆提姆、法迪莱等,她们都是先在巴格达、巴士拉接受了系统完备的歌女教育,日后才成为名歌女。之后,在原隶属于波斯的地区,还有撒马尔罕等地区,也兴起了音乐学校的模式。在这一时期,优秀的歌女们以群像的方式登上历史舞台,她们大多在结束学业后成为宫廷歌女。
被买卖的歌女们大多命运坎坷,为帝王将相纸醉金迷的生活作注脚。但歌女们也以其勤学苦练,将阿拉伯社会黄金时期的歌舞艺术推向了巅峰。
歌女的本质是女奴,但是为歌舞表演而存在,并以群像的方式登上历史舞台。歌女是指受过教养的艺术女奴,她们知书达理、才华横溢。从事歌唱被认为是女奴群体中一项高雅体面的工作,尤其是宫廷歌女。卡伊纳后来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被称为歌女阶层。哈里发哈伦·拉希德的妹妹欧莱雅公主,首开公主训练女乐的风气之先。
相关故事
艾哈迈德·艾敏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中论述歌女的部分也有描述歌女的文字。在其他文献中,提到歌女也居多。
在阿拉伯世界的历史上,有一批游吟诗人,他们写诗谱曲,使诗歌与器乐都获得长足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职业歌手与歌女。伊斯兰教盛行之后,阿拉伯人爱好音乐与诗歌的风气丝毫没有减弱。在民间艺术活动中有许多歌手与游吟诗人,他们通晓诗律与音乐歌舞,根据社会需求到处去卖唱献艺。而经济富裕之家则花钱蓄养歌女,日夜沉缅于欢歌宴舞的生活中。埃及著名学者艾哈迈德·爱敏在其名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中研究介绍,阿拔斯王朝“唱歌之风盛行,歌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无论在马路上,在各种公共场合,还是在哈里发的宫殿里,或者在富人、穷人的住宅里都能看到男女歌手……哈里发及其王子们也纷纷自制曲调,自唱自乐”。在此书中,他还真实地描述麦加、麦地那伊斯兰教信徒沉缅于“娱乐、逍遥、歌舞、宴饮的生活”之种种情景。艾布·法拉吉的《诗歌集》中一些诗句这样描写:“琴手歌女放悲声,美酒浇愁愁更添”;“管弦丝竹奏哀声,琵琶不忍泪抚琴”。《阿里·艾尔哲明的故事》中有一个穆斯林婚礼宴乐场面,其中“美丽的婢女一群,歌咏的妇女一队,为婚礼演奏、歌颂、欢呼的人一群,歌女们也都齐全,还有埃塞俄比亚娘儿5名,印度娘儿50名,波斯娘儿70名,库儿德娘儿80名,格鲁吉亚娘儿90名,吹箫的黑人1名”。这是帝国扩张、征伐所呈现的人种现象,其中有的女性在被掳来或贩来以前,就有高度的文化,有的还是贵族。如此之多国家与地区的艺妓、婢女云集在一起进行文艺表演,可推想当时的阿拉伯国家穆斯林音乐歌舞的繁盛。
据载,麦加有两名歌女,是阿卜杜拉·本·胡戴阿从波斯带来的。白德尔之战中,阿布·祖赫勒说,凭真主起誓,不夺下白德尔,决不撤退,我们要宰杀牲畜,驻扎下来,让歌女为我们弹唱。《圣训》中记载,征服麦加的当天,穆圣下令处死了一个名叫伊本·哈德里的人,伊本·哈德里曾是穆斯林,后来背叛伊斯兰教,逃到了麦加。他的两名歌女唱诗讥讽穆圣,穆圣就下令杀死她们,结果一个被杀,一个逃脱。此外,许多伊斯兰前的诗歌也都提到歌女,塔拉法·本·阿卜德在他的悬诗中对歌女进了详细描述。
《伊斯哈格·卯绥里亚和妖魔的故事》叙述音乐魔鬼不忍大音乐家伊斯哈格冬季雨夜受孤寂,暗中将音乐家心爱的歌女招来以消长夜。
蒙昧时代音乐生活的重要角色是艺妓卡伊纳,进入伊斯兰教时代以后,虽出现了男性歌唱家,但女性歌妓也不少,音乐队伍中最活跃的力量仍然是歌妓。《伊斯哈格·卯绥里亚夜游的故事》中说,伊斯哈格某夜陪哈里发麦蒙喝了杯酒,回家路经一个小胡同,走进一个婢女护拥的美丽女郎家里,相互间论古道今,吟诗诵文,她说“可惜我美中不足”。伊斯哈格说:“要是你能弹着琵琶唱一曲,那就尽善尽美了”。她吩咐婢女拿来琵琶,弹唱一曲,歌声优美,态度大方自然,弹技熟练准确,是伊斯哈格平生没听过的。她问伊斯哈格词曲作者,伊斯哈格
回说不知。她说:“诗是古人名作,曲调是伊斯哈格唱出来的”。
与此类似的是《伊斯哈格·卯绥里和商人的故事》,叙述伊斯哈格被弦歌声引入一个歌女家,听她弹唱,为她调弦的事。史书记载他能在三十个女乐合奏时辨出其中一根琴弦不准。
易卜拉欣和儿子伊斯哈格二人培养歌女转卖,也是阿拔斯王朝的整个社会风气的一种现象,当时对歌女的教养是很重视的,要教养她们善诗文、精弹唱、旁通各种学艺。他们教歌女弹唱,也为达官富家培养了许多艺妓。在《渔夫和哈里发何鲁纳·拉施德的故事》中,有一段哈里发迷恋一个姑娘,王后祖白玉黛吃醋的小故事。那姑娘相貌美丽,身段窈窕,而且知书识礼。她手拿小鼓,边敲边唱,“空中的鸟儿都飞下来侧身细听”,又能横吹、操琵琶翩翩起舞。
《艾博·哈桑·阿里和佘赭勒图·顿鲁的故事》叙述十六世哈里发穆耳台迪德微服私访,巧遇其先祖十世哈里发穆台旺克鲁时的宫廷歌姬的事,故事的历史背景是真实的。
《艾补·尔梭和古勒图·阿谊妮的故事》记述艾补利用其皇兄哈里发麦蒙访问臣属的机会与意中人见面。那臣属有很多歌女,都精弹唱,且知道近百年前的歌曲及其作者。
《夜》集还记有很多音乐家,包括有高水平弹唱技艺的各种女乐人。
公主欧莱雅·宾特·麦赫迪的母亲玛克努娜曾是歌女,说得上是麦地那城里脸蛋儿长得最漂亮的女子。但在形体上她却说不上完美,虽然胸部和腹部无懈可击,但臀部不突出乃至与背部形成一个平面,甚至为此落下个外号。于是一些专爱挑逗妇女的男人,一见她就“盆底儿,盆底儿”地喊。每逢此时,她总是挺挺胸脯、拍拍肚子,说:“咱有这个!”麦赫迪(阿拔斯朝第3任哈里发,775~785在位)在父亲活着时花10万银币给玛克努娜赎身,一直瞒着父亲直到父亲过世。他完全被
玛克努娜迷住了,以致他的妻子海祖兰(拉希德之母)曾忿忿地说:“没有一个女人能像她那样把我气得发疯!”玛克努娜给麦赫迪生下了公主欧莱雅。
有一次,一个有倾城倾国之貌的女子被献给了拉希德,当时陪侍他的酒友、歌姬和侍女近 2000 人。这些人个个衣着奇艳,珠光宝气。后来拉希德将他们统统轰走,通宵达旦与那女子独乐。消息传到王后耳朵里,王后妒火中烧,跑到公主欧莱雅那儿诉说心里的一肚子怨气。欧莱雅对她说:“你不必多虑,我发誓要让他回到你的身边。我决定作一首诗,再谱上曲,然后教我的侍女们唱。你呢,把你的侍女一个不落地全派到我这儿来,跟我的侍女一起学歌(Sawt),你要让她们穿戴上各种各样最好看的衣饰”。王后二话没说全部照办。到了下午 4 点来钟,在拉希德毫不知晓的情况下,欧莱雅和王后从各自住处向拉希德行乐的宫殿走去。她们后头跟着的,除了二人的侍女外还有宫中其他侍女,人人穿着奇异的服装,足足有 2000 多人。到了地方,她们用同一曲调齐声高唱,韵调为欧莱雅所作的“海扎吉”( 《 阿汉词典 》 注解为:[重复六次]四步韵[韵律名称] ) :
歌曲
君身与我两分离,我心与君难离分。
今日将我拒门外,可为新欢忘旧人?
拉希德听罢龙颜大悦,起身快步向前迎接王后和公主,并眉飞色舞地说:“今日之情状,我从未见过!”接着他对其近臣麦斯鲁尔喊道:“一个字一赏!今儿个国库中要是剩下一个银币,我唯你是问!”结果这一天共分赏银币 6 百万(阿拉伯古时没有千以上的数词,此处原文为 6 千千。《阿拉伯通史 》 中介绍说,当时大约 15 个银币迪尔汉,等于一个金币第纳尔。)像这样的一天,后来再也没有听说过。
阿拉伯的市场,特别是在乌卡兹,定期举行诗歌与音乐比赛,吸引了许多诗人和音乐家,其中也包括称为“卡伊纳”的职业歌女。她们的音乐风格细腻优雅,曲调富有华丽的装饰性,具有明显的异国情调,与阿拉伯游牧部落的音乐有很大区别。到了伍麦叶王朝时期(661~750),建立起东自印度河,西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阿拉伯帝国,首都由麦地那迁至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宫廷中拥有人数众多的男女歌手,其中波斯、希腊等外族音乐家占有重要地位。
阿拉伯半岛传统的“欧卡兹集市”的诗歌会约公元6世纪中叶兴起。“欧卡兹”意为,“万顶帐篷,矗立欧卡兹;万人汇集,贸易竞相开”。欧卡兹集市既是阿拉伯人一年一度的商会,也是阿拉伯人一年一度的诗会,阿拉伯诗人们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竞相咏诗。同时这又是阿拉伯人一年一度的歌会,诗之佳作常由歌女们吟唱。沙漠里的游牧人也聚集在这些每年一次的集市上,他们环绕着那些货摊逛来逛去,啜饮着枣醴,尽情地享受着歌女们的调子。
有关史料表明,阿拉伯吟唱诗一产生就与乐器和歌女相关联,当时流行的主要乐器有竖琴、达甫、响板、琵琶等,歌女则一般都来自波斯与拜占庭。
伊斯兰前,半岛上有一些妇女创办了类似剧团的组织,她们常常聚在一起弹奏乐器,载歌载舞,这与古罗马时代的唱诗形式极其相似。遇有战争,她们也组织一些演出,以鼓舞士气,振奋军心。伍侯德之战时,古来氏部落的妇女曾击打达甫,吟唱诗歌,以此助战。
从形式上看,伊斯兰前的阿拉伯诗歌伴以音乐弹唱,是完整意义上的吟唱诗。当时的音乐有多种,易司哈哥·穆瓦萨里说,古代阿拉伯音乐分为三大类:纳塞白、西奈底和哈宰贾。纳塞白是殡葬人员或歌女在举行葬礼时吟唱用的,在韵律方面,采用长格,通篇一韵到底;西奈底的韵律由不同的节奏和曲调构成,音调较重;哈宰贾通常用来伴舞,常常借助竖琴和达甫,音调较轻。纳塞白与葬礼的关系说明,这种音乐主要和宗教诗结合,用于哀悼亡人;西奈底用各种乐器演奏;哈宰贾仅用达甫,是人们为了配合跳舞的节奏和旋律而创作的一种轻音乐。这是伊斯兰前阿拉伯人的音乐。伊拉克被征服后,又有许多波斯、罗马音乐传入了半岛。伊斯兰前的阿拉伯诗人是在类似古希腊诗人创作吟唱诗歌的氛围中创作自己的诗歌的。诗人们先自己吟唱,然后配以器乐,再由歌女吟唱,剧团组织伴舞。当然,也有的诗人只朗诵,不吟唱。
阿拔斯王朝很重视对女奴的教养,培养她们成为歌女和诗人。歌女在阿拉伯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歌女可以公开露面,为人歌唱,她们多身藏各种才艺,尤擅长诗歌文章。
颂酒诗一般只为写酒而写酒,著名颂酒诗人艾尔萨的咏酒诗洒脱细腻,酒客、侍者、歌女一一出现在诗中,还风趣地描写醉汉,并穿插着人们之间的对话。当时的酒从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传到贝都因人手中,价格非常昂贵,故而颂酒诗表现的是富裕显贵者们贪杯豪饮中的得意之情。
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即蒙昧时期,阿拉伯的商队歌、宗教歌和爱情歌等等,是上述情调的固有歌曲,但当时人们就喜爱“白衣歌女衬红衫,······珠喉玉润声婉转”的美丽形象,在有条件享受的爱萨西奈国王那里,则“每夜必宴饮通宵,······有十个歌女,五个罗马姑娘,弹着琵琶,唱着东罗马的歌曲,五个希拉姑娘,唱着希拉歌曲”(《文化史》)。倭马亚王朝是帝国文艺的发展期,阿拔斯王朝前期是文艺兴隆的鼎盛期,两朝哈里发们也多是文艺的热爱者,有的本人还是诗人或音乐家,所以宫廷里集聚了四面八方的男女歌唱家、演奏家、作曲家。以他们为首的庞大乐人队伍,通宵达旦,乐舞不休。达官贵人、巨商富贾都蓄有乐人歌妓,街头小巷深夜里也飘荡着弦歌。
卡伊纳是伊斯兰教前时期的歌女,也是侍酒。卡伊纳一边歌唱,一边给客人斟酒,另一歌女用乐器在一旁伴奏,她们有扎实的文艺修养,对阿拉伯音乐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伊斯兰创教之初,阿拉伯帝国伍麦叶与阿巴斯王朝兴起了宫廷音乐,各地歌手或诗人被征召到宫廷表演,形成阿拉伯音乐的盛世。阿拉伯的卡伊纳歌女经过严格的演唱训练,传唱无数阿拉伯诗歌或是贝都因游牧民族歌曲。
伊斯兰教初创时期,诗坛曾一度显得有些沉寂。但至伍麦叶王朝(661年至750年),诗坛又恢复了喧腾、繁荣的局面。在贾希利叶时期只是长诗(盖绥达)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情诗,在这一时期往往独立成篇。其内容又可分为“艳情诗”和“贞情诗”。“艳情诗”主要盛行于希贾兹(汉志)地区的麦加、麦地那等城市。伍麦叶王朝将政治中心北移至大马士革后,哈里发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为了控制麦加、麦地那等原先的商业与文化中心,不惜用金钱、财物、歌女笼络当地失势的圣裔贵族,使其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中。城里的贵族在寻花问柳之余,还将偷情艳遇变成诗歌,供歌女吟唱,让纨绔子弟消遣,其代表诗人是欧麦尔·本·艾比·赖比阿。欧麦尔出身于古莱氏部落的富裕家庭,年轻时风流倜傥,常与贵妇名媛、歌女优伶来往,又常在朝觐路上与女客调情,并把自己的艳遇写成诗歌。他在大量情诗中赞美过不计其数的女子,为严肃的宗教活动注入了属于人间的欢情。歌女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歌女们要求诗人给她们写诗歌,记述她们的故事,哪怕是在朝觐的时候。诗人歌颂歌女的美丽,她们的歌声,她们的舞姿,抒发对她们的喜爱,以及她们在其心里的地位。歌女能歌善舞,给城市带来很多乐趣。特别对于那些达官贵人来说,她们是一种奢靡生活的象征。她们的歌舞在希贾兹地区广为流传,成了当时城市居民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之一。诗歌自然也就成为了歌唱的最好内容。
在奥斯曼帝国,宫廷内的女性表演者不少是年幼进宫,作为宫女在宫中接受训练,学习读书写字、宫廷礼仪、绘画、弹唱、舞蹈、裁缝等,再按其专长接受特定技能的训练。
哈伦对待学术的宽容态度,和他不带成见、不加歧视地赞同、支持、鼓励,以致庇护各种学问和艺术的作法,使帝国各地的诗人、学者、文学家和艺术家能不受民族和宗教信仰的限制,享有极大的学术自由,过着优裕、舒适的生活。加之哈伦和伯尔麦克家族慷慨大方,把大量金钱赏赐给博得他们欢心的人,使各地的诗人、才子、乐师、歌手、歌女都云集都城。放荡诗人艾布·努瓦斯是哈伦的清客和夜间出游的伴侣。著名歌手和乐师易卜拉欣·摩苏尔以及伊斯哈格父子都是朝廷的御用文人,为哈伦大唱赞歌。
在安达卢西亚音乐生活中和在传播本地风格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的群体是奴隶歌女,她们和伊本·巴哲建立的新的安达卢西亚风格联系在一起,一名奴隶歌女可以演唱一首单声部旋律长达两小时。塞维利亚是当时有名的乐器制造地,也是训练歌女的主要中心。专业的老年妇女教她拥有的女奴和领薪水的半阿拉伯裔女孩(只有父亲是阿拉伯人)如何演唱。这些女奴被卖给马格里布和伊夫里基亚的国王们。她们必须精通阿拉伯语,会优雅的书法,能背诵所有的歌曲,有时候还要是各种乐器、舞蹈和某种皮影戏(khayal)的专家。这样“技艺精湛的”女奴艺术家可以卖到几千马格里布第纳尔。
这些奴隶歌女中也有白人基督徒,被称为“rumiyya”,在诗歌中经常和树梢上的鸽子联系在一起。在文献中和rumiyya一起出现的有在宫廷和私人住所表演的zambra(夜晚音乐)和leila(舞蹈部分)。女性小型演奏团(sitāra)和独奏者一起演奏,为女舞者伴奏。男性音乐家也参与这种典型的伊比利亚娱乐活动。一种叫做“kurraj”的受欢迎的舞蹈,经常在这类夜晚音乐娱乐活动中表演。kurraj也可以指一种木制舞蹈道具,它像一匹带马鞍的马,被系在女人穿的袍子上。女舞者们进行一种比赛,看起来像骑着马一样,手持武器有技巧地进攻、撤退和竞争。
阿拉伯有许多诗歌描述歌女的情况。我们从“一千零一夜”故事中仿佛可以“听”到阿拉伯歌曲声。阿拉伯各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歌曲,如结婚办喜事时有歌女演唱的欢歌。在早期,妇女在阿拉伯音乐的传播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凡是有阿拉伯人居住的地方一无论是阿拉伯半岛,还是叙利亚、伊拉克、波斯等地区,都有歌女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