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批评(impressionist criticism),文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理论批评观念】,站在读者的立场上,专注于文学作品的直观品质以及作品带给读者的直接反应做出的批评。印象是人在感受和经验外在事物时于内心之中留下的迹象,是主观的,局限于个人的瞬间反应和判断。就文学批评的历史发展而言,早期的批评多带有印象批评的色彩。当时的批评者认为,人凭借感知,即大脑对事物的印象去认识和评判事物。因此,文学批评首先要真实清晰地分辨和认识自己得到的印象。在19世纪法国文学家A.法郎士看来,优秀的批评家是能够讲述其心灵在名作之中的奇遇的人。没有客观的艺术,更没有客观的批评。英国当代学者T.伊格尔顿称为前理论的天真时代的产物,在印象批评中,“宣布‘约翰·济慈(John Keats)的作品令人愉快’或是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流露着坚毅的精神’便已足够”。印象批评在19世纪英法等国都曾占据重要位置,认为文学本质上具有神秘性,不能对它进行纯粹客观和科学的分析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