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体(Changqing verse form),文学-中国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唐诗-【风格流派】,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所开创的以《长恨歌》《琵琶行》《连昌宫词》为代表的七言长篇叙事歌行体。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元稹为白居易编集,题名《白氏长庆集》;元稹自己的集子,后亦题名《元氏长庆集》。长庆体即由此得名。长庆体之称,最早见于南宋后期戴复古的《望江南》词:“诗律变成长庆体,歌词渐有稼轩风。”刘克庄《后村诗话》在比较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时说:“此篇与《琵琶行》,一如战士轩昂赴敌场,一如儿女恩怨相尔汝。杜有建安、黄初气骨,白未脱长庆体尔。”但与戴复古、刘克庄同时的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却只开列了元白体、元和体而无长庆体,说明长庆体之称在宋代尚未普遍流行。清康熙刻本《白香山诗长庆集》(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长庆体作为一种确定的诗体名称广为流行,是在清初以后,当时诗人吴伟业(号梅村)大量采用这种体制进行创作,写下了《圆圆曲》《永和宫词》等名篇,后人从而效之,此体遂大行于世。袁枚《随园诗话》卷四引时人《读梅村诗》云:“百首淋浪长庆体,一生惭愧义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