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就想跟成龙合作,有一回甚至花了100万请人写好剧本,但这个计划多次搁浅,直到3年前筹备《功夫之王》,李连杰又向成龙发出邀请——足足15年,双J终得连手,在今天上午于横店举行的发布会上,两人动情相拥,谈起合作感受和个人品行也不吝赞美之辞。
接受专访时,李连杰说,“我们俩的合作在意料之中,早就有这个心愿,再不合作两个人加在一起就100岁了。”在剧组里,工作人员和主创都叫成龙为大哥,“这称呼不是那么简单,虽然大家都很有经验,他还是担心我们受伤,把私人的护具、威亚借给我。”李连杰还开玩笑说,成龙在他心目中不仅仅是大哥,“你别笑,我都觉得应该尊称他为大姐,非常细心,有次我被蚊子咬了,他马上拿着蚊怕水过来往我身上抹,整个合作过程很开心。”
为女儿拍家庭动作片《功夫之王》 “既然是梦就可以杂糅很多神话、功夫”
对于《功夫之王》,李连杰的定义是“一部家庭爆米花电影”,当时介入的动机,是因为自己有了女儿,想做一部家庭动作电影,“不要拍每部电影都是给17岁以上的人看,完了编剧就给我这么一个西游记的剧本,我的建议是不要按传统的电影和电视剧去拍,因为那在亚洲已经深入民心了,会陷入一个既定的模式。”几个月讨论下来,决定从一个小孩的梦开始他的旅途,最后发现最需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恐惧,这样创作空间就很大了,“既然是梦,就可以往里边融合很多神奇古怪的事情,神话啊功夫什么的,都能跳开时空限制。”
虽然剧本创作过程中,李连杰参与很多,但他并没有像《霍元甲》里那样,把很多佛学说理和人生智慧放进去,“编剧是个中国通,他的生活方式非常中国,早晨跑步然后打太极拳,基本的佛学和功夫境界他都懂,不会写偏了。另外这个片子要大人孩子都能看,就不能说太多道理。”
台词费高外国人不肯写很多对白 “跟成龙用很多种功夫对打”
之前曾有报道称,在《功夫之王》里,李连杰的台词只有50句,他默认了这一说法,并笑称看自己角色的名字就可以理解,“默僧,话很少。另外一方面最近推广壹基金,话说太多了,内地朋友都叫我话痨,那是我心甘情愿。但我在电影里一字值千金,那是按一千块美金来计算啊,所以外国人很难写很多对白给我。”
多次扮演和尚,对于默僧这一角色,李连杰说自己很熟悉,虽然性格上不一定有很多相似之处,“穿上衣服就觉得以前做过类似的人”,因此他不想跟成龙换角色,“首先我不喝酒,也很难演一个乞丐,演员的定位不同,他的比较喜剧化些,我的更吻合个人经验。”片中两人的关系从误解到最终站在一起,除了联手和反面势力决战,也少不了对打戏,他透露说,大家都想看自己跟成龙对打,肯定是影片的一大卖点,“所以这场打戏拍了12天,用了很多种功夫,包括螳螂拳醉拳等,我们俩打得很过瘾,如果不是因为成龙有经验,好多次我都受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