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周刊》专稿 探寻“小哈利”的非魔法秘密

 

      “哈波”系列银幕第五击《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终于在《变形金刚》热潮中高调登场,票房与口碑收势皆好,《娱乐周刊》的资深作者Steve Daly这一期走近这部在风格与个性都与前作有较大区别的“哈利波特”电影,重点关注的大卫·叶慈是如何在扑朔迷离的导演替换战里走马上任,也让日渐成熟的“哈利”丹尼尔·雷德克利夫说说自己的成长与立业规划。

 

导演大卫·叶慈:细腻的阴郁

 

 

《哈利·波特》系列主角在华纳和作者罗琳的坚持下多年来一直保持原班人马,演员们彼此相伴着成长并越来越有默契,可作为这个魔法兵团背后的灵魂指挥,影片的导演却是一届一换,最后顶上的是在英国拍电视剧出身的大卫·叶慈。有传《哈利·波特与凤凰社》是该系列电影至今最黑暗的一部,如果换作执导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迈克·纽威尔来发挥,气氛肯定要活泼一点,迈克·纽威尔上次尽管营造出他擅长的喜剧化氛围,对人物性格却没有细致入微的刻画,表现未尽人意,当时华纳兄弟确有邀请他继续执导,可到基本敲定的时候华纳兄弟的高层又声称要换人。后来,印度裔女导演米拉·奈尔和曾执导过《夹心蛋糕》的英国人马修·沃恩也曾在考虑范围之列。导演的更替拖延拍摄进度,对小演员的影响则更大,前四部演员的年龄与角色相差不大,可拍完《凤凰社》后,丹尼尔·雷德克利夫和扮演赫敏的爱玛·沃特森都已17岁、扮演罗恩的鲁伯特·格林特也快19了;记得罗恩那两个以恶作剧为人生乐事的双胞胎哥哥吗?他们都长成了1米九的大个子了,生理上的成熟光靠化妆很难掩饰和角色年龄的不符,所幸的是,演员的努力表演在最大程度上弥补了这种落差。

几经波折才落实了工作的大卫·叶慈没有像许多负责接手改编作品的人一样先对原著极尽吹捧之能事或者表达一番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看法,实际上他从来没看过《哈利·波特》,这样一个对原著不“了解”却屡获奖项的导演,华纳的制片人看中的是他有《凤凰社》要体现的危机感与少年成长的痛苦挣扎所必需的细腻敏感,大卫·叶慈对此也非常自信。在拍摄时和加利·奥德曼这样主张和个性极度鲜明的老演员配合或是丹尼尔·雷德克利夫等年青演员找感觉并逐步提升演技都是如鱼得水的事情,让他头痛的倒是到拍摄后期才努力赶工完成的CG特效,《凤凰社》是系列中至今成本最高的一部,对外报价是两亿美元(实际应该更高),很大一部分花销就是耗在场面更恢弘的特效上了,值不值这个数,看过最后一场巫师正邪大战,观众会对这笔钱的作用有更具体的认识。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利夫:不只是哈利波特

 

 

在这篇专题里,Steve Daly花费了两版的篇幅给丹尼尔·雷德克利夫作了一次“职业规划调查”,也许很多人不喜欢长相不如从前的丹尼尔,但不可否认,从他最近的动作来看他确是一个难得有强烈上进心与人生目标的童星。故事和表演方式都颇惊世骇俗的舞台剧《恋马狂》在英国登台后,挑剔的英国文艺评论家、居心叵测的八卦记者、保守派“哈波”迷们都停止了中伤谩骂,在大舞台上抽烟、裸体的丹尼尔·雷德克利夫赢得外界对他演技的尊重,《恋马狂》二月开始登台,戏码一直排到6月,在英国的表演虽然结束,但据说百老汇也向丹尼尔招手,该剧有望明年在百老汇上演。

不管迷恋者的反对和媒体的嘲笑,丹尼尔一直执拗地坚持出演《恋马狂》,在拍摄《凤凰社》的时候也不忘抓着像加里·奥德曼这样优秀的叔叔级前辈请教,除了是为了锻炼也是在为尽快摆脱“哈利·波特”形象的桎梏、拓宽戏路。和好友爱玛·沃特森不一样,在影片里爱校如爱家的丹尼尔却自认自学成才的效果比学校教来的还好,自己也没有继续入学深造的打算;不过这位年收入1500万美元的金童也不指望靠这套电影的厚利就衣食无忧,他已把目标紧紧锁定在银幕和舞台上,也在实际行动上充实内在,制片人谈起他就感言:“丹尼尔和我刚见面的时候聊的是世界摔跤联盟,现在他读的是菲茨杰拉德(注: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左拉(注:法国自然主义作家,代表作《娜娜》)。”丹尼尔最受欢迎的官网还有他近期的阅读推荐书单。

 

 

《恋马狂》带来的积极影响终于显现了,丹尼尔拍毕《凤凰社》后要求重看样片,并且开始挑剔自己的表现:“我的担心不是因为对大卫·叶慈有疑惑,而是演过《恋马狂》后再看《凤凰社》我就觉得如果重来我的表现绝对会是另一个水平。”不过从《魔法石》到《凤凰社》,丹尼尔自言进步很明显,成长的空间也更大,倘若还不满意《凤凰社》里的他,还有《混血王子》与最终章给他足够的时间修炼。

谈到最终章,《娱乐周刊》也希望套到点内幕,原著即将于21日全球首发,丹尼尔自称还没看过故事,自己最后是死是活还是未知数。好不容易把原来大部分人马聚集回来的《混血王子》重回秋冬档,将在08年11月上映,最终章则暂定于2010年见人。而丹尼尔的个人秀今年还在陆续进行,他参演了一部英国电视电影《我的儿子杰克》,扮演著名小说家鲁德亚德·吉卜林的儿子(似乎他的职业生涯一直与文学家相伴),另一部大银幕作品《十一月男孩》目前也在做发行宣传,在最后两部《哈利·波特》电影拍摄的缝隙里他也计划多接不同类型的舞台剧和电影工作。影迷们还在为哈利·波特会不会死掉的问题郁郁寡欢的时候,这个还未满十八岁的男孩子就毅然抛下“哈利”和童星身份、自信满满地推翻外界的质疑:“人们都想看到我这样的小名人早早辍学然后四处撒野,我(努力拍片)就是要告诉他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