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括8 项奥斯卡奖的《贫民富翁》日前在中国上映,但是在导演丹尼·博伊尔的老家英国,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却低得出奇。英国的媒体和评论界认为,一批天才的英国导演在“美漂”的过程中失去了他们的自我,被好莱坞重金收买,“担当将低质素的好莱坞电影假冒成搀水的、庸俗化的高雅艺术的重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国电影人在好莱坞大显身手,从去年执导《妈妈咪呀》的菲利达·劳埃德(PhyllidaLloyd),到今年携手妻子、英国演员凯特·温斯莱特凭借《革命之路》冲击奥斯卡的萨姆·门德斯(Sam Mendes),再到因《贫民富翁》而在奥斯卡大获全胜的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表面上,这些英国独立电影人的集体“美漂”硕果累累,但英国媒体对此却很担忧:“掌握着资金命脉的好莱坞,收买了我们的天才,英国电影业将何去何从?”
其实这样的趋势在美国的电视界早已不是新闻,众多出身戏剧的英国名演员在入主NBC、CBS、HBO 以及福克斯的剧组后统统移师洛杉矶。与待在靠英国政府发放补助的小剧团里搞创作相比,美国雄厚资金的吸引力显而易见:“英国只有肥皂剧,永远不可能拍出《CSI》或者《黑道家族》这样的美剧;这里的市场和资金都充裕得多,洛杉矶连天空也格外迷人,食物可口极了,观众也比挑剔的英国人友善……”
评论认为,如果说英国独立导演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作家导演,是从事电影艺术创作的文化精英,好莱坞对他们的收买,便象征着电影美学的全盘堕落。在好莱坞,从事形式创作的导演必须让位于从事内容创作的制片人、编剧、演员,艺术的商业化不仅改变了评判艺术的标准,也改变了艺术创作的过程。通过电影这个巨大的通道,美国大众/ 流行文化正在侵蚀全球,而英国人正如傀儡般被利用着,担当着将低质素的好莱坞电影假冒成搀水的、庸俗化的高雅艺术的重任。
对好莱坞爱恨交加的英国人
李表示,自己对好莱坞的感情可谓“爱恨交加”。首先,他们那代英国导演也算是看着黄金时代的经典好莱坞电影长大的,好莱坞曾是他们踏上电影之路的启蒙老师之一;其次,要在影片制作中完全将美国投资排斥在外,也实在是“自讨苦吃”。但要让贝弗利山的那帮家伙加入自己的剧组,那可真是找罪受,这钱得不偿失。
李很庆幸仍身居欧洲传统的作家导演阵营,《无忧无虑》虽然口碑不错,但全美总票房仅300 万美元。“事实证明,欧洲电影对吃惯快餐的美国观众而言,已经远远超过他们的理解能力。”
李抨击说,在好莱坞电影制作体系中,导演的工作位于创作流水线的后方,在开拍前,好多事都已经定了。导演拿到一个剧本,个人在阐释中的特殊趣味根本无从发挥,至于内容如何转化为镜头语言的问题,也几乎没有讨论余地,换句话说,导演的工作根本可有可无。
全球影业的战略重组
《石板书》杂志对该片获得的荣耀充满疑问,一篇影评就直截了当质疑该片到底是“a)当代印度的现实化身,b)一部宝莱坞歌舞剧,c)一则寓言,还是d)一组时髦镜头的拼贴?”文章写道,从丹尼·博伊尔的旧作《猜火车》(Transporting)和《太阳浩劫》(Sunshine)来看,不可否认他是个充满天赋、有独特发掘力的敏感艺术家,但《贫民富翁》却是动作与声音的堆砌。看过《猜火车》的人一定深有体会,《贫民富翁》开始时,小Jamal捏着鼻子跳进粪坑的那组镜头,在技术上纯属东拼西凑,是博伊尔的自我抄袭。影片凌乱马虎,更像是对旧式宝莱坞影片的致敬。这部电影真正的缺陷并不是它过度类型化,而是它类型化的技巧拙劣。浅薄的剧本、混乱的人物描写,使得导演的努力付诸东流。
博伊尔利用“贫困问题”做文章,被《泰晤士报》的一位专栏作家称为卑鄙的“贫困色情”(poverty porn)。如果说这部电影触动了西方人的神经,那么其打动人的元素,显然不是因为全球化时代的贫民窟能够带给人们什么新鲜感;恰恰相反,镜头穿梭在这个古老而神奇的东方世界里,毫无新意地再现了西方人头脑中对它的想象。这部电影的成功,再一次激起了西方人到东方贫民窟闲逛旅游的兴趣,同时,它也为观众提供了关于一夜暴富的意淫机会。
虽然影片编剧极力宣传该片的现实性,声称曾亲自前往真实的贫民窟采访考察,影片“取材于真实世界,制作于真实世界,讲述的是真实世界的故事”,但用最终为这部电影买单的投资公司Fox Searchlight 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奥巴马式的故事”,在这个萎靡的时代,给人们带来希望。它是一个童话,讲述一个人克服困难、梦想成真、一夜成名、不劳而获的故事,离现实的距离十万八千里。
《贫民富翁》的成功并非源于电影本身,倒是其英美投资、印度拍摄,英国导演、印度制作团队,英国编剧、印度原著的制作方式,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惊叹。它刮起的“贫民效应”(Slumdogeffect)不单促进了印度的旅游业,更是“战略性地重组了全球影业”。
借着英国与印度源远流长的关系,未来几年,英国电影公司将拍摄更多的印度题材影片。据说,为了开拓印度电影业,索尼、迪斯尼、维亚康姆、华纳兄弟等大公司已在印度投入超过15 亿美元;总产值22 亿美元的宝莱坞则因得到美资的青睐,将以接近10% 的速度在未来5 年持续增长。结果是,作为好莱坞与宝莱坞之间的“跳板”,英国人才将继续走俏。
英国影业的困境
可是你能怪英国电影人没骨气吗?似乎他们也有难言之隐。
根据英国《独立报》的报道,英国本土市场正岌岌可危:2008 年英国电影的年产量仅有111 部,较2007 年减产15 部,总成本5.782 亿英镑则意味着23% 的年跌幅,同时,跨国投资几乎少了1/3—从5.23 亿跌至3.38 亿英镑。像《贫民富翁》这样的制作,博伊尔在本国仅筹到800 万英镑,加上经济危机以来的信贷紧缩政策,英国独立电影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今年1月的圣丹斯电影节上,200部参选片中仅有24 部来自英国。英国导演邓肯·琼斯(Duncan Jones)的长片处女作、惊悚科幻片《月球》(Moon)全靠沾了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Kevin Spacey)担纲后期配音的光,才成功出手;而关注北爱尔兰问题、由利亚姆·尼森(Liam Neeson) 和詹姆斯·内斯比特(James Nesbitt)出演、投资1200 万英镑的《天堂的五分钟》(Five Minutes of Heaven)虽提名评委会大奖,但至今仍在四处兜售。
英国首相布朗已决定对本国电影业实行减税政策,高于2000 万英镑的项目将返回16% 的税额,低于此数额的退税比例更达20%。然而,英国电影协会会长约翰·伍德沃德(John Woodward)认为,与吸收美资相比,这一政策根本毫无竞争力。归根到底,电影工业的命运掌握在好莱坞手中,可是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 年英国电影业获得的投资前景堪忧。
“生意全由好莱坞掌控着”,《福斯特对话尼克松》(Frost/Nixon)一片的制作人埃里克·菲尔纳(Eric Fellner)说,“就算我们能拍出精英式的英国电影,最后还是要与好莱坞经纪人、电影公司和明星们洽谈。电影根本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生意,而是国际化的,这个市场的中心一直是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