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赴戛纳之前,记者特别连线了《春风沉醉的夜晚》的编剧、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梅峰,他细致地阐述了为何自己对于普通人的情感有极大关注,也解析了与娄烨合作的诸多细节。在他看来,娄烨是“非常坚持艺术感觉的导演”,他能够在比较商业气息和嘈杂的中国电影环境中,坚持自我创作的理念与美学观点,而且有身体力行的付出。
记者:《春风沉醉的夜晚》的片名是谁定的?
梅峰:娄烨。
记者:这个片名奠定了影片的气质吗?
梅峰:娄烨有他追求的东西,这个片名是郁达夫的小说来的,但是内容除了有一个核心的细节之外,其他部分和他的小说没有太大的关系。
记者:你从剧本角度对这个故事有没有预先的界定?
梅峰:我希望能够呈现出浓厚的生活的感觉,人在生活当中的情感纠葛。
记者:这是一部爱情片吗?
梅峰:感情片,说不上有非常清楚的爱情状态,感情焦灼的状态。
记者:为什么要描述同性恋情?
梅峰:设计这个前提,这个在国外电影中很明显,极端的非常态的感情关系更有意思,如果常规,异性恋来说,可能还是没有特别有意思。
记者:因为我们还没有看过这部影片,而里边大量的同性恋情的情节是否和之前张元导演执导的《东宫西宫》是否有一些相似性?
梅峰:《东宫西宫》里对于权力符号、警察、政治的暗讽和以性别来做政治话题在《春风》里是不存在的。
从国际电影的范畴来说,以性欲和性别的压抑来表达有关政治的议题和走出去的思路,是很清楚的。但《春风》还是专注于普通人的感情和生存。
记者:为何你自己一直对普通人的私密情感有极大的关注?
梅峰:我一直认为最动人的情感与状态,就是在普通人身上发生的事情,虽然看上去很琐碎,但是人生的本质就是这样。
虽然我们常说生死大义,但不一定每个人都如此决绝和极端,需要去考验和验证什么。大部分的人,他们的人生,由一些生活具体的内容决定和左右。成长、青春,是更容易让人有所感悟的主题。
记者:如何去揣摩你们的人物?
梅峰:进入到这个人物之后就开始跟随他一起走了,但是在准备阶段我们也看了好多东西。
记者:看了哪些东西?
梅峰:林奕华给我们带来一些香港的册子和材料,娄烨也提供了一些。我们一直在研究“酷儿”思潮,而我更倾向于去看自述,看那些私人的故事讲述和感情经历。
记者:影片在南京拍摄是你建议的吗?
梅峰:是娄烨最后的选择。
我们电影的地域性并不是那么强烈,开始所有的场景都设定在北京,后来因为片子开拍的时候北方的春天还没到,充满萧条之气,一点绿色也没有,在视觉上缺少一些东西。他们去南京看景,比对之后觉得南京合适。
记者:娄烨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怎样的二度创作?
梅峰:导演在剧本的思路上所进行的二度创作,在于整个结局和思路的铺排。
我开始其实是在讲述一个复调的故事,除了现在电影里有的三个世故的成年人的故事之外,还有两个大学生的朦胧友谊,他们之间是很难去界定的感情。
这样的双重调子,会将世故与审慎,但是有强烈的欲望去发泄的成人世界与年轻人的青春进行对比。
现在娄烨是留下了一个单向度的、情节剧的东西,加入了一些勾连性的戏剧关系。
最开始,陈思成那个人物他不是私人侦探,他们这些人只不过是产生了一些感情纠缠的人。
记者:你觉得导演的改动如何?
梅峰:当代电影的部分,赋予了导演绝对的决定权以及自我发挥的空间。如果导演能够在原来文本的基础上做出足够好的发挥,如果导演没有将文本的精神充分表现出来,也只能是遗憾。编剧不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立场。
记者:你是一直只和娄烨导演合作吗?
梅峰:我从《紫蝴蝶》开始,就和娄烨导演有合作,我也主要只是和他合作。
记者:你如何评价娄烨?
梅峰:娄烨非常坚持艺术的感觉,能够在比较商业气息和嘈杂的中国电影环境中,坚持自我创作的理念与美学观点,而且有身体力行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