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部队》主创领取最佳影片奖
在第82届奥斯卡奖的颁奖典礼上,执导《拆弹部队》的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用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等大奖“拆掉”了前夫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爆冷”的同时,也使得商业“神作”《阿凡达》没能完成名利双收的伟业。
虽然有人认为《拆弹部队》在之后的年头里会被人迅速忘记——除了会提起它在奥斯卡奖上击败了《阿凡达》,不过在当下,这是奥斯卡奖的理性选择,也是一个办了80多年的电影奖项的自然归属。
奥斯卡奖为什么选择《拆弹部队》?
尽管投资只有1500万美元,并且在颁奖典礼前受到了因违规拉票而被处罚的不利影响,但《拆弹部队》还是获得了九项提名中的六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毕格罗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导演奖的女导演。
小成本的《拆弹部队》还在最佳音响效果和最佳音效剪辑两项技术奖中获胜,显示了其全面的实力。目前《拆弹部队》在北美地区的票房只有1470万美元,预计这次获奖的大赢家会帮助它再取得几千万美元的票房。
卡梅隆团队则顺理成章地拿下了最佳艺术指导等三项视觉技术类大奖。基本上这就是毫无悬念的获奖结果,完全符合之前人们对奥斯卡奖的定位。
有不少影迷在博客里大呼《阿凡达》这部“神作”颁奖礼上的失败是不公平。其实,如果能够更多地了解一下奥斯卡奖项的性质,就能够理解现在的奖项归属了。
奥斯卡评委每过两年都会增加新的人选,因为少数评委由于年龄或者身体原因申请退出,还有一部分评委去世了。但奥斯卡评委的阵容仍在不断扩大,评委人数每年维持在6000人左右,今年则有5777人。
这5000多人分别从事导演、制片人、演员等职业,他们也构成了美国电影的中坚力量,这也意味着,他们代表了美国的主流价值观。
从往年的获奖作品来看,不管商业上的成功与否,人性这个词儿被屡屡提起,也就是说,像《百万宝贝》、《洛基》这样“追寻梦想超越自我,进行伦理与勇气的斗争”的电影、像《钢琴师》这样触及自由、战争的电影,尤其是涉及了钢琴师这样浪漫的职业,获奖可能性起码高了两成。
于是各大门户网站的猜测基本也都把宝压在了《拆弹部队》上,片中对战争的探讨非常深入,而且立场不偏不倚,让人既看到反战主题又不觉得矫情,这首先就赢得了印象分。
对比卡梅隆的《阿凡达》,这是一部从创作伊始就决定要突破技术极限的影片,对技术狂人卡梅隆来说,人有多大胆,电影有多大产,至于奖项,只是锦上添花,已经突破20亿美元成为最新世界纪录的《阿凡达》,完成了商业上的完美胜利。
至于奖项带来的新增票房,绝对没有《拆弹部队》那么大。
所以《拆弹部队》成奥斯卡奖最大赢家理所应当,卡梅隆自己显然也没有那么大期望。
《阿凡达》缘何落败?
可是,为什么十多年前同样创造了世界纪录的《泰坦尼克号》就能名利双收,既创造了13亿美元的票房纪录,又在奥斯卡上斩获颇丰呢?《风声》的导演高群书表示,奥斯卡奖一贯鼓励人文精神,显然非常好看的《阿凡达》追求的是技术创新,这部在3D上走得非常远、非常极端的电影,自然不遭评委们待见。之前直面人性的《撞车》、《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百万宝贝》,都是从人文角度来讲故事,显然故事讲得非常流畅但是也非常老套的《阿凡达》,根本也没有把故事往深了说的意思。
在中国宣传时,卡梅隆曾经说过,技术创新是必要的,讲好故事也是必要的。当然,从《异形》、《终结者》、《真实的谎言》到《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他的故事讲得都非常流畅,但是,和他的技术创新比起来,故事是次要一环。
高群书告诉记者,《泰坦尼克号》里边其实也在大船破裂之后,涉猎了很多生死、爱情的考量,这种故事设置也为它加分。
高导听说过一个电影公司老板在看样片时说,够好了,不能再好了。其实这就是对商业片的重要限制,当一个导演求好心切,不断突破极限时,也意味着他在突破主流价值观,突破得越多,流失的主流观众就越多。所以《阿凡达》这样的影片,高票房除了技术创新外,主流价值观也是重要原因。
比较起来,《拆弹部队》想要表达的就多了,战争、人性……所以很容易理解,这部成本不高的电影,目前北美票房不到2000万。
但是在影评人和评委那里,就会非常理解《拆弹部队》里的一个玩笑:詹姆士和卖DVD的小孩开玩笑,说你卖给我的都是垃圾。小孩子反驳,哪啊,都是好莱坞的大片——看来好莱坞大片都是垃圾。
下一页 中国电影别想奥斯卡了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