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郭富城、舒淇、邹兆龙主演的《全城戒备》将在8月6日于全国公映。作为华语动作片导演中的翘楚,陈木胜此次在银幕上设置他标签式的爆破、追车场面,也首次触及新鲜题材:火拼之外,更有超现实化的功夫、以基因异变为噱头的科幻元素,以及随之分量大增的特技。
影片的看点之一是国产“变种人”:因为吸入毒气而异变成浑身肿瘤、力大无穷的变种人,不禁让人想起好莱坞的《神奇四侠》或《X战警》。导演陈木胜在接受网易娱乐采访时,表示《全城戒备》起初只是想拍成一部普通的警匪片,但自己觉得再以传统桥段拍摄已无新意,在寻找新的风格和形式时,他选择“变种人”题材的外壳。陈木胜承认《全城戒备》和好莱坞选择的题材和类型并无二致,但他一路都在告诫自己“不能拍得像《X战警》,只要有像的场面都要剪掉。”
影片号称投资过亿,其中七千万投入到特效部分,陈木胜称自己并不愿意将特效视作卖点,“只是特效处理一些动作戏的效果更好。”谈及首次操作如此大规模的作品挑战何在,他坦承技术关口仍需突破,“技术对好莱坞电影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我们的人才还需要培养,也希望这块是进步得最快的。”,他也认为中国电影导演应该尽快参与到特效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领域,“要等到下一代再追?人家看到也会笑话:你们现在还在做这种效果!那个时候就后悔了。”
谈电影新创意:《全城戒备》不是科幻片 “说教多”是角色需要
网易娱乐:之前的宣传将《全城戒备》定义成“科幻电影”,而你在首映式上称它是“奇幻电影”。这个影片关于科学的讨论也不多,你觉得该怎么定义它的类型?
陈木胜:我不想用科幻来形容这个电影,“科幻”的空间太大了。说它奇幻,是因为对主角来说,他遭遇一场奇怪的经历,变成变种人,具备了超能力当上了大侠。我只是用超能力的噱头来拍一些动作戏,让它们的效果更好。所以我也不会用特技来做一个卖点,会用特技处理很多镜头-比如飞刀-来代替我以前拍过很多的枪战场面。跟好莱坞同类题材比,我希望有拍出自己的风格,就放到一个和现实抽离很远的环境。
网易娱乐:涉及基因突变和变种人的题材,有不少报道说影片是在拍中国版的《X战警》系列,你觉得《全城戒备》和《X战警》有可比性吗?
陈木胜:他们的变种人和我们的变种人,都是“变种人”三个字而已,只是形象不同。都是一样的题材,造型上有什么不同,归类还是同一类。反而我觉得他们在戏里的行为有什么区别才重要。没看过的人觉得有相同只是因为题材方面。
一开始想拍这个电影,不是想拍这个题材,老板只是想让我拍一个普通的警匪片。我过去拍过很多警匪片了,自己觉得想找些新的突破。想来想去就变成这个题材。的确这个空间也大一些。当然,拍出来是想找一些中国人的风格,像你刚才说的点穴,还有吴京在电影里打的是太极,因为变种人打过来都是“力”的表现,硬碰一定会输,太极的以柔制刚在这里就能运用起来,这都是我们中国人的国宝。都是一路探索想到的点子。
网易娱乐:而你拍《全城戒备》有受到《X战警》的影响吗?
陈木胜:有影响,就是不学他们,尽量不像他们。一边拍一边在想找自己的风格,拍了一些像他们的-像一些大型的爆破、强调力度的镜头-都剪掉,反而保留我们中国功夫的味道。
网易娱乐:《全城戒备》在对变种人的来龙去脉着墨不多,也不像《X战警》那样发展出不同种类的变种,对科幻成分弱化、加强感情戏是什么原因?
陈木胜:外在和内心两个部分都是朝着“变种人”的方向走。我一开始都不肯定效果会变成怎样,也知道以前国外很多人拍过类似题材的片子,而且拍得很夸张。这个跟钱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们用的钱实在太多太多了,动不动就是几个亿美金,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利用我们的资源去拍,如果要跟好莱坞的大片去比,很难比较。
另外,我也说过,每个人天天都在变,你变得更好还是更丑都是心态的问题,所以里面每个演员表演的中心点都是内心变化的部分。
网易娱乐:《全城戒备》的编剧也是你本人。有人看过片后觉得影片说教内容较你过去的片子多了不少,角色总会直白地传达出一种价值观。这是你在创作时的自我抒发,还是影片本身的定位就是“不但有爆破场面,还要有教育意义”?
陈木胜:像前面所说,创作时我找准了“变种人”的重心,这些角色里只有一个人没有变,就是张静初的角色,她是代表我,讲出我内心想传达的信息。每个角色都在传达不同的信息,我就是冲着这些信息拍,也不是故意要讲些要教训人的话,而是希望每个角色都配合这个主题,通过对白发挥更大的效果。
谈特技:钱和时间最重要 华语动作片缺好编剧
网易娱乐:《全城戒备》是你至今成本最庞大的一个作品,特效也是运用得最多的一次,你觉得最难操控的部分是什么?
陈木胜:我觉得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都是些特技上的考验:怎么去利用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些特技,或者那些我们不懂的新技术,这次也给了很多钱去特效公司做尝试。对于好莱坞的电影人来说可能是比较简单的,而我们的人才还需要训练,这对我来说是个比较大的难题。因为拍动作片经常需要他们的帮助,我一个人能完成的部分很有限,希望往后进步更快的,就是这一点:他们能很有信心地告诉我,这个效果一定做得到。我也知道,剩下的问题就是钱;钱跟时间是特技制作最重要的元素。
网易娱乐:你之前也说过,动作片越来越难有新意,困难的主因在哪里?技术跟不少,还是没钱?
陈木胜:创作是第一个大难题,现在好像是一个很大的空缺,我一直希望能有更好的创作人,比如编剧能写出更好的故事;现在另外从题材来说,能不能马上产生一个好的概念,现在是很难的。比如说,“动作片”三个字好像就是一个类型,但是动作片也要讲故事,故事讲不好,什么动作都是假的。就像卡梅隆,你看他的电影,不只是光看它的特技、它的动作带来的震撼,它的文戏也有让人享受的细节。
网易娱乐:好莱坞影响你最多的导演是谁?
陈木胜:詹姆斯·卡梅隆,我最佩服他。他以前拍得电影都是朝着拯救地球的方向去做。他对设计、技术的知识都有很好的认识,对文戏、每个角色情感的把握也写得很好,总的来说,他是一个讲故事讲得非常好的人,把文戏和动作平衡得非常准的一个商业片导演。
网易娱乐:卡梅隆本人是技术狂人,但之前有一些业内人士觉得,中国人还不急着拍自己的《阿凡达》,中国导演也不需要去潜心钻研和开发技术。你自己怎么看待技术和创作的关系?
陈木胜:人家觉得不需要,我觉得需要就可以了!就是要开始走出第一步,去接触这些知识。要不你停下来,人家就要超过你二十年了。如果现在追,可能还能追上个十一年,然后十年、八年、五年......跟别人水准越来越接近,如果有钱投入,就可以用较少的钱拍到效果差不多的电影。现在距离已经那么远,还不追,还不用急,要等到下一代再追?人家看到也会笑话:你们现在还在做这种效果!那个时候就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