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最近几年,不少香港电影人都在说一句话:香港电影需要扶持。为什么需要扶持?答案只有一个:香港电影出问题了。香港电影的问题在哪里?很简单,这个地方的电影已经基本上死掉了。虽然很多香港电影人不服,但通过对香港电影的脉络分析就可以发现,让香港人引以为豪的商业电影,其实很早之前就不是为香港人拍的了,因为香港电影本身市场太小,只能针对庞大的外界市场量身定做;而相对小成本的文艺片,虽然如今已经成为香港电影人极力吆喝的“希望之星”,但这种题材的电影在香港同样很难有所发展,加上香港电影人早已丧失了作为文化人的先锋感,因此几乎所有类型的电影,都不可能保持传统的“香港本色”,所谓的“只要是香港人拍的,就是香港电影”的说法,无非只是大家的一种自我安慰而已。
现象
“关起门来自己玩”?
上周日颁奖的香港电影金像奖,被很多媒体称之为“香港人关门自己玩”,因为除了奖项和提名几乎全都是香港本地人,甚至最终的大奖也与合拍片无关,一部小成本的、略带文艺色彩的电影《打擂台》甚至让很多内地媒体疑惑,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部电影去年还曾经在内地上映过,只是很可惜,《打擂台》在整个中国大陆范围内,收入的票房也只有70万。
不过,叫嚣“香港人关门自己玩”的媒体其实有些短视了。事实上,从近年来的金像奖颁奖结果来看,香港电影正在朝着一条“死路”上亡命奔驰,所谓的“扶持新导演新演员,表彰和鼓励香港电影人”无非是这条死路的一个美妙的路标而已。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被称为“已死”的台湾电影就是现在香港电影的前车之鉴。上世纪80年代初,在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影响下,台湾电影也曾经兴盛一时,但后来出于各种原因,台湾电影走到了现在这条死路上:政府提供辅导金,导演依靠辅导金拍片,拍出来的一堆情怀很强的文艺片,获奖绰绰有余,进影院却无人问津。以至于如今好容易出了个年轻魏德圣,拍《赛德克·巴莱》的时候想要拍些大场面镜头,寻遍整个台湾,都没有人能够给他一些指点,最后只能求教于早已远离台湾的李安和吴宇森。
香港电影现在也正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最近五年,虽然金像奖“最佳电影”这一重头奖项依然大部分被商业电影所把持,但文艺片获奖的比重已经逐年增加,甚至于香港电影人本身在金像奖前后接受采访时,也开始津津乐道文艺片的“香港特色,香港情怀”。可以这么说,最近三年,虽然金像奖最佳电影分别是《叶问》、《十月围城》和《打擂台》,但真正被人称道的却是许鞍华的《天水围》系列、张婉婷、罗启锐的《岁月神偷》和这次的《打擂台》,这一现象甚至从2007年谭家明的《父子》获奖时就已经开始。而在今年,《打擂台》的获奖,与其说是一种对新导演的鼓励,倒不如说是香港影人终于忍耐不住,把对这种描述香港情怀的文艺片的欣赏公开化了。
金像奖主席陈嘉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金像奖本身并不会对电影的性质分类,“只要是香港导演拍出来的好电影,我们就会评选,就会去扶持他们,鼓励他们。”但香港导演现在面临的问题在于,已经成名的大导演并不需要扶持和鼓励,但并未成名的小导演却只能拉到很少的投资来拍一些文艺片。这样扶持下去,当年兴盛一时的香港电影帝国,很可能就此灰飞烟灭了。
而香港虽然有着明确的电影扶持计划“一年100部电影”,但因为港人本身心态的转变,导致目前香港可拍的题材日益缩减,即便扶持,也很难再现当年的光辉。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