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33天》海报
昨天,受浙江省直机关工会女职委和美丽堂的邀请,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在浙江图书馆作了一场“大片与中国电影文化”的讲座,在她的精彩演讲之前,戴锦华教授还特意接受了钱报网“微访谈”栏目的专访,与网友分享了她对国产电影的麻辣点评和真诚期待。
对国产大片 失望又期待 戴锦华:2003年的
《英雄》应该是中国第一部大片,此后,明星阵容强大、荧幕造型奇特的国产大片不断,但是,内容空洞,没有好的故事能触动我的心弦,希望即将上映的
《金陵十三钗》能有所改变。
《白鹿原》超过了我的预期,王全安做了很好的改编,对此片我抱有期待。
对于冯小刚,他不会再是贺岁片时的冯小刚,有句话说“当
冯小刚开上了宝马,他电影中的人物也开上了宝马”。我不是失望,而是对经过徘徊、转型的冯小刚电影充满期待,他正在拍摄的
《温故1942》,我希望能创造中国大片的奇迹。
很多电影,用奇观掩盖故事的匮乏,实际上欲盖弥彰,噱头救不了本体,中国电影需要厚度、需要纵深、需要超越。
台湾导演很真诚 戴锦华:这几年台湾电影强势崛起,
《海角七号》是个转机,它造就了台湾一代年轻影人。我认为台湾导演很真切、很诚恳,一些年轻导演,经历了艰难的挣扎,经历了社会各个阶层生活的真实体会,而大陆的导演缺少的就是这种体会。如果要对大陆导演提点建议,希望他们能对生活、对任何差异性的文化诚实地了解和呈现,让故事中的人说点人话,做点人事。
《失恋33天》很白日梦 戴锦华:有的电影是眼睛吃的冰淇淋,有的电影是心灵坐的沙发椅,有的电影是用肌肉看的,有的电影是用头脑去看。我也会看一些爆米花电影,比如《失恋33天》。它能取得逼近4亿的票房,是因为它以某一个点,触动了漂流在社会各个阶层的年轻人的小悲欢、小隐痛。它短小精致,看着很惬意,很白日梦。看一部好的电影,就是能让观众做一个半小时的白日梦。但《失恋33天》的成功也反衬了中国大片的失败,因为它们缺乏起码的真诚。
我想请大家关注大片之外的中国电影,关注小的有趣的电影,比如今年的口碑第一片
《钢的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