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的踪迹》上映4天 遭遇“冰火两重天”

《倭寇的踪迹》剧照


《倭寇的踪迹》剧照

 

  由徐浩峰执导的复古写实派武侠片《倭寇的踪迹》,已于2012年2月24日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上映。早在影片上映之前,《倭寇的踪迹》就已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和在海内外赢取的巨大声势引起了国内观众的广泛关注。自24日上映以来,该片更是吸引了为数不少的观众前往影院观看。片中大量出现的实战系打斗和余味无穷的黑色幽默桥段一度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讨论话题,而影片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和深刻寓意也使得该片成为了一部艺术品质与观赏价值兼备的作品。观影结束之后,许多观众表示,这是近年来国内难得一见的让人渴望看两遍以上的优秀电影作品。然而,由于该片一反旧有武侠片“杂耍式”、“晚会式”的固有窠臼,转而走实战型打斗及着重影片内涵与故事性的路线,使得许多看惯了以往港式武侠片的观众感到有些不适应,因此,导致电影《倭寇的踪迹》上映两天以来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边是观众的极力追捧,另一边则是观众的反应平平。但这样的情况,却也早在片方的预料之中。

 

  《倭寇的踪迹》展现真实武学 黑色幽默大受欢迎

 

  影片《倭寇的踪迹》当中,武打动作一改往日武侠电影的华丽风格,设计上简单而诡异,不吊威亚,不用电脑特效,一招致命,不罗嗦,不花哨,朴实里透着一股凌厉的气息。导演徐浩峰摈弃了港台武侠片一贯重视视觉表现的作风,改以写实的路线,回归传统,突出影片的故事和内涵。有看过此片的观众表示,片中的实战派功夫令人眼前一亮,道出了中国武学的奥义和技击的精髓。而片中的一招制敌也颇有古龙小说的神韵,别具一格,堪称情怀与魅力并重的大陆新派武侠开山之作。而除了完美呈现一个真实、纯粹的武林世界外,其浓墨重彩表现的黑色幽默也大受观众欢迎。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影院中,观影场面非常火爆,影片密集的笑点,和饱含辛辣的嘲讽与调侃,基本上每隔三四分钟便会引来观众阵阵笑声。在观影结束之后有观众表示,《倭寇的踪迹》有情怀,有幽默,发人深省又不乏观赏快感,是国内罕有的值得看两遍以上的优秀电影作品。

 

  各地上映反映不一 遭遇“冰火两重天”

 

  上映4天以来,电影《倭寇的踪迹》由于其大胆创新的试验精神,和打破旧有模式的另类武侠风格,使得该片不可避免的遭遇了“冰火两重天”的处境。一方面是观众的极力热捧,而另一方面,则是观众的反应平淡。据记者调查,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中,观众对于该片抱以极大的热情,甚至出现了单场场次爆满的热烈场面,观影过程中掌声笑声不断,放映结束后观众反应普遍良好,对该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甚至有观众表示,像这样的一部影片应该多看几遍;而在一些二线城市及中、小城市当中,观众的反应却较为冷淡,影院排片场次锐减,甚至有些影院并未给予排片,有些观众表示对这部影片一无所知。然而出现这样的情况,似乎也早在片方的预计之中。

 

  内涵大于形式 徐式武侠后劲十足

 

  早在影片上映之前,导演徐浩峰就曾表示,这部电影,他主要做的是观念,“一个电影没有观念,就没有意义。”而票房则是如海洋般莫测,不应在他的主要考虑范围之内。在面对媒体采访时,徐浩峰甚至举出了香港著名武侠片大师胡金铨的例子,他表示,胡金铨的《侠女》在第一遍放映时票房惨败;而第二遍放映的时候,却取得了空前的票房成绩。言下之意非常明确,对他而言,追求商业反倒不如追求艺术,而他要做的,将是一部有后劲的武侠电影。据悉,该片早在去年9月份开始,就已经入围了包括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在内的八大国际知名电影盛事,其艺术品质已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期望中国电影及中国电影观众能够给本土的优秀电影更多机会。

本文只为传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时光网认同其观点和立场,以及认同文中所述皆为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