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尚未成为国人生活常态 2015年中国电影渴望实现三种“新常态”



       如今走进影院已是不少公众在节假日期间的娱乐首选,但数据表明,看电影尚未成为国人生活的“新常态”。2015年,中国电影渴望实现的“新常态” ,其实还有很多。


常态一:让看电影等同于“衣食住行”


      《综艺报》电影中心总经理、电影市场研究专家朱玉卿坦言,优质影片供应不足是导致票房分布不均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北美、欧洲等电影工业高度发达的地区,看电影已成为公众的生活习惯,因此这些地区票房产出的分布相对平均。”朱玉卿分析道,“但在中国,电影尚未完全渗透进大众的日常生活,这才会出现热门影片云集的档期票房井喷,大片寥寥的档期票房惨淡的局面。 ”


      要让看电影成为中国人文化消费的“新常态” ,全面提高影片质量才是硬道理。“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遵循的是内容为王和观众中心制,其中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要对后者进行提升。”知名影评人谭飞认为,在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上,观众中心制已基本得以确立,导演想拍什么观众就得看什么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内容为王的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很多卖座影片只能满足观众的基本娱乐需求,却无法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谭飞表示,“在口碑至上的自媒体环境下,热门影片整体质量不足将掣肘中国电影赢得更多的观众。 ”


      在“奇货可居”的情况下,制片方又扎堆将为数不多的热门影片投放到贺岁档、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等几大档期中,这便造就了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此起彼伏的波峰和波谷。“看电影不该成为春运。”朱玉卿认为,制片方应适当淡化档期意识,懂得“错峰上映” ,而不要像电商那样时不时地搞“双十一”“双十二”式的促销,“因为这种形式并不利于培养公众的常态化电影消费习惯。”朱玉卿表示。


常态二:让优质IP成为新片“发动机”


      近两年《爸爸去哪儿》 《奔跑吧兄弟》等综艺电影的热映,令许多苦于题材匮乏的制片公司找到了电视综艺节目这一赚钱“利器”。一时间,几乎每个热门综艺节目都翻拍了电影版,并一股脑地涌入市场。在谭飞看来,这一乱象的根源在于国内可供电影改编的优质IP (即知识产权)太少。“张艺谋曾表示,中国电影越来越不行,是因为中国小说越来越不行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学、电视、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对于电影产业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产电影的整体质量。”谭飞说。


      作为美国商业电影的支柱力量之一,超级英雄电影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背后的漫威、 DC等漫画业巨头源源不断的产能支撑。但在中国,即便像《狼图腾》这样曾经红极一时的超级IP,也只能为一部质量颇高的改编电影带来7亿元左右的票房收入,甚至还不及《澳门风云2》等凭空创作的商业片。


      “在美国,像蝙蝠侠、蜘蛛侠这样的优质IP,有能力持续衍生出大量的高质量商业电影和周边产品。但在国内,时下流行的玛丽苏文(虚构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完美主角的小说、漫画的统称)、总裁文(男主角大多为‘高富帅’型跨国企业总裁的言情小说类型) ,显然无法为电影创作提供常态化的支撑。 ”谭飞表示,“电影创作者不可能都是天才,完全原创的优秀电影也不是每天都有。一个国家文创产业的整体性进步,才是电影质量提升的基石。”


常态三:让电影与互联网“化敌为友”


      2014年,国内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电影领域,从投资、制作到发行、放映全面整合了传统电影工业,引起电影从业者的高度警觉,“狼来了”之声不绝于耳。在优酷土豆合一影业总裁刘开珞看来,传统电影人不该把互联网视为敌人,而应当敞开怀抱迎接新机遇的到来。“过去互联网颠覆了电影的宣发模式、票务系统,如今正在改变电影的融资制片,并渗透进了电影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刘开珞认为,互联网不仅服务于传统电影行业,更在创造新的模式。“这种创造,可能关乎内容本体,关乎宣发运营,但最为重要的是,关乎思维方式。 ”刘开珞直言,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十万个冷笑话》等影片的热映,只是优质互联网IP转化为卖座电影的开端。


      对于互联网搅乱传统电影行业的批评,刘开珞认为纯属无稽之谈。“中国电影行业的乱局,并不源于互联网公司的介入,而源于快速扩容的市场与相对落后的生产能力以及不尽完善的工业体系之间的矛盾。”刘开珞表示,“面对复杂的中国电影市场,互联网电影公司与传统电影企业其实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无论是谁,只有守住热爱电影的那份初心,同时不断调整自己去适应市场的新形势,才有可能在这个充满变数的行业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