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历史上颇具意味的一年,年初一部《情圣》、国庆一部《羞羞的铁拳》大卖,仍然彰显了喜剧片对国人的号召力。
两部喜剧片中都有大量东北籍明星加盟,似乎目前喜剧片不叫上几个东北籍演员就不敢挂喜剧片的牌子。但除此之外,东北电影市场的整体印象仍然模糊,甚至较少有影视发行公司把东北作为大区单独划分。
但东北的电影市场,可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院线更迭频繁,地方保护主义曾长期制约整体发展
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中,东北和东北人整体给大家的印象是多面的,既有所谓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也有“黑社会都是东北的“。大家对东北人的印象绝大多数都是来源于春晚小品、东北题材影视剧和孔二狗那部《东北往事:黑道风云20年》。
不过文艺作品毕竟只是文艺作品,这些并不能完全代表东北。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工业中心基本都在东北。
当时东北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最好,孩子不多,一般职工家庭都可以供养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可以说当时东北的文化素养和底蕴在全国是较高的。
东北电影制片厂(暨现在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也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在八九十年代,东北几乎所有的厂矿单位都有自己的俱乐部,这些俱乐部也都可以自己放映电影,在当时东北几乎拥有全中国最完备的电影市场储备。
当市场经济大潮来临,东北在中国重工业中心地位被取代,原有的厂矿俱乐部电影放映机制退出市场。进入院线化后,辽宁北方院线和大连万达院线成为东北电影市场主要构成部分。
这两家院线一家是国营机构,由原来的省市电影公司改制,基本等同于国企,万达则是私营企业。
在电影市场尚不发达的十余年前,这两家院线几乎掌控了全部的东北电影市场。市场的不健全,也导致他们可以完全封闭整个东北的电影院线。当年风光无限的华臣院线因缺乏足够多的竞争,难以走出东北,最终被更强势的万达收购。
除了沈阳之外,东北多个区域较早都有很强的地方保护政策,外地院线、合资外资影城想进入东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异常困难。
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东北电影市场在院线化后的发展,比起南方开放自由、管控松动,东北电影市场的闭塞直接使东北电影市场未能完全赶上近些年国内电影市场发展的大潮,从而落后于其他地区。
近些年地方保护政策逐步失效,松动后大批院线和影城的进入。水银泻地般的院线侵入,导致市场缺乏良好的管控和制约机制。院线之间已经难以相互协调,大家把打价格战作为唯一的竞争方式,也使得东北电影市场整体显得异常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