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国家电影产业的发展与崛起 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奖情况看趋势

  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不单是国家对电影产业提出的发展目标,也是全体中国电影人的共同愿望,广大影迷、普通百姓满足文化需求的强大保障。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头号电影强国,是我国电影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参照对象。但是,全球影坛值得我们参考、借鉴的当然并不只有好莱坞,英法德等欧洲电影生产国、印度“宝莱坞”、日韩泰等亚洲邻国,乃至非洲“瑙莱坞”,同样有值得国内同行学习的地方。

 

  本期,华谊兄弟研究院(ID:HBresearch)试从生产能力、制作水准、市场竞争力三个维度,简要介绍一下各国尤其是非英语国家电影产业的有关情况。


生产能力—从年产量看


  2017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所发布了全球电影产业的最新统计结果。据媒体报道,本次统计涉及2015年全球93个从事电影生产、展演、发行的国家和地区。统计显示,目前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呈现一个明显趋势:发展中国家的电影年产量在世界电影总年产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2015年,印度继续稳坐全球第一大电影生产国之位,年产量达到1907部,比2005年增加了一倍;而中国的电影产业也蓬勃发展,在2015年实现了年产量686部,比2005年的260部增加了近两倍,在全球电影年产量的排名亦连续多年保持在第4位。另有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生产电影故事片798部、动画电影32部、科教电影68部、纪录电影44部、特种电影28部,总计970部。




  总体来看,电影年产量在100部以上的国家已经由2005年的9个,增加到2015年的17个。但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电影年产量差距也持续拉大。在电影年产量100部以上的国家中,欧洲占6个,亚洲占5个,南北美洲共占5个,非洲只占1个。而排在前五位的印度、尼日利亚、美国、中国、日本的电影年产量,更是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


制作水准——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奖情况看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为奥斯卡奖中颁发给年度最佳非英语电影的奖项,提名电影应在每年10月至第二年9月间于所在地区公映。该奖仅颁给电影的导演,但被认为是对出品电影的国家的奖励。该奖项自1947年第二十届起开始颁发,前几年以奥斯卡荣誉奖的形式颁发给一些优异的外国电影,藉以提高世界各地观众对奥斯卡的注意。荣誉奖颁发至1955年,期间意大利、法国、日本各获奖三次。自1956年起,最佳外语片成为竞赛单元,正式制定评审办法。

 

  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设立以来,除1953第26届未颁奖之外,至今已有59部各国影片斩获该项荣誉。从获奖影片所属国家来看,意大利获奖最多有13次,紧随其后的是法国12次,遥遥领先其他国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意大利和法国电影的强势地位。日本影片早期表现不俗,有3部武士片获奖,那时正是日本武士片辉煌时期,55年后就见不到日本影片的身影了。而从82年至今表现最好的则是西班牙,总共四部影片获奖,每六年就有一部。值得一提的是,瑞典获得最佳外语片的三部影片《处女泉》、《穿过黑暗的玻璃》、《芬尼与亚历山大》,均出自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之手。另外以苏联(包括俄罗斯)为首的东欧国家也表现不错,8次将该奖收入囊中。

 

  华语电影中,至今只有一部影片获得该奖项,是由中国台湾导演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该片由好莱坞六大之一的华纳兄弟娱乐公司出品,当年由中国台湾选送参与奥斯卡评奖。据报道,李安导演仅持有美国绿卡,并未改变国籍,仍为中国台湾人。但该作品的获奖,似乎更多是对导演的褒奖。


市场竞争力——从北美市场上映情况看


  今年4月,海外电影学者公开的一项研究成果,让我们可以了解各国家(语种)电影在北美院线的上映情况,借此可以从一个侧面简单地衡量出各国影片在北美—当今最发达的电影市场的竞争力及其变化趋势。这项研究考察的是2003-2017年这15年时间在北美院线上映的所有电影,包括再次上映和再次发行的老电影。④


现代电影中有多少种语言?


  电影可以有不止一种语言,该研究的影片中有31%都是这样的。使用语言数量最多的电影是《浮生一日》,至少有20种语言。




  在所研究的所有影片中共有168种独特语言,虽然只有15种语言出现在100多部影片中。拉丁语是电影中排名第16位的最常用非英语语言(2003-2017年)。拉丁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死了的语言”,但仍活跃在大银幕上。


现代电影中最流行的语言


  在所研究的8798部电影中,81.4%的影片都将英语作为主要语言之一。其他流行的语言包括法语(出现在12%的影片中)、西班牙语(8.6%)、德语(5.2%)和印地语(4.9%)。





  这些数字看起来很多,但一部电影中即使只有几句话用到了某个语言,也会出现在榜单中。根据上图,并不是说有12%的影片从头到尾都在使用法语,而是说12%的电影中在某一刻至少有一句话用到了法语。


哪些语言呈现上升势头,哪些语言呈现颓势?


  在上图中欧洲语言表现不错,包揽了前三甲。但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这种情况可能不会持久,因为欧洲几大语言中有很多都呈现下滑趋势,法语下滑最厉害。2003年,有16%的影片至少用到了一些法语,而2017年这一比例则降至6%。



  另一方面,很多亚洲语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影中,中文普通话、韩语和印地语的使用都出现增长势头。





各片种的语言有何变化


  在今天这篇有关语言的文章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各片种的语言使用情况有何不同,下图显示的就是某一片种使用各语言的影片占比情况。例如,研究中发现1064部用到法语的电影,其中283部为喜剧片。在本研究下,法语在喜剧片图表中显示为27%,因为那就是用到法语的喜剧片所占的百分比。这显示了片种与语言之间的相关性。


  在最常用的语言中,用到印地语的喜剧片比例最高,在所有用到印地语的电影中喜剧片占到43%;用到俄语和阿拉伯语的电影中喜剧片的比例最低;在美国院线上映的所有用到日语的电影中23%为动画片。



  恐怖片也是日语电影的流行片种。不过,如下图所示,日语恐怖片的占比小于拉丁语,尽管拉丁语并非在“最常用语言”之列。让人意外的是,爱情片中使用意大利语的影片比法语更多。




  最后,再来看看科幻片和战争片的情况。俄语电影中十分之一以上是科幻片;战争片在德语、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电影中所占的比例很大。



原文附注


  研究数据来自IMDb、Box Office Mojo、The Numbers和Wikipedia。这项研究考察了200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21日在美国院线上映的电影,包括再次上映和再次发行的影片。并不是每看一部影片,把所有用到的语言都记录下来,所以我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的是公开信息。对照参考了不同来源的数据,在某些情况下还个别进行了数据深挖。这可能意味着,某些影片忽视了某个角色用某一非英语语言说过一句话的情况。但我认为这不会扭曲整体结果。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数据都与北美(即“国内”)票房总收入有关。这些数据没有考虑通胀因素。对于小规模上映的院线追踪可能较为零散。这意味着,如果某部电影只上映一周时间,那么就可能被数据采集机构漏掉。因此,电影的原始数据可能略高一些,尽管这类误差不可能影响票房总数据,因为一旦某部电影开始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就会很快被注意到。


  研究者本想追溯比十五年更久远的数据,但追溯的年限越长,数据就越零散。而且,由于非英语片更有可能是发行量较小的影片(因此大多被忽略),这一研究课题因糟糕的数据而受到很大影响。2003年是我有信心至少能追踪到99%的已上映电影的最早年份。


  很多影片官方只提到“中文”,而不是“普通话”或“粤语”。在研究影片到底使用的是其中哪一种时,我发现,最快的途径往往是去找找抱怨发音的人(如《神奇女侠》)。有时并不清楚使用的是哪一种中文语言,因此,我是根据演员以及他们在其他影片中最常说的语言来进行推测。

 

  在谈到片种的章节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记住,这指的是在美国院线上映的影片。这不是评论各国使用各语言的电影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