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音乐会:鸟

2018年5月6日 ,巴洛克音乐会:鸟在 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8.05.06

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音乐厅

以演出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演出详情

巴洛克音乐结合鸟的声音,是牧童笛巨星史戴芬·谭明恩与他的乐团"绅士乐队"连同女高音朵洛西·梅尔蒂推出的新唱片和演唱会的主题。

这个主题十分契合两位独奏家的喜好:朵洛西·梅尔蒂热爱鸟类,而星史戴芬·谭明恩的祖国南非 则以其丰富多彩的鸟类闻名于世,是观鸟者的天堂。鸟,是巴洛克音乐里的最常见的元素。从亨 德尔的《可爱的鸟》到维瓦尔第的《花园》,再到其他作曲家的众多作品,比比皆是。

在这张新唱片中,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鸟类声音,如夜莺、金翅雀、杜鹃、鸡、鸽子等。 那音乐时而激昂华丽,时而有趣亢奋,又时而温婉动人。当然,这次表演不只是重现鸟的声音--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一些鸟类总有某种特殊的情感,而各类的鸟都有着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如夜莺代表纯洁和爱情的美好,杜鹃则代表的背叛。

这次演出将结合鸟的声音,全新演绎巴洛克音乐,给你一种焕然一新的视听享受。

史戴芬·谭明恩:解读专辑《鸟》

牧童笛家,女高音和鸟 - 这是一个让人不太意外的组合。可这个组合是如何诞生的呢 当我们仔细去看看在过去几个世纪里,那些描绘牧童笛的  词,以及许许多多有关鸟类与符号动物的文学作品,领会其中深意,便不难发现 乐器、语言和鸟类世界之间千丝万缕、复杂纷呈的关系是如此清晰地交织在一起。

长笛(牧童笛)该起一个什么样的名  ,这早已是个久远的问题。作家们常被它的音色所吸引,又时而被它的外观和使用技巧所着迷。如果我们寻找这种乐器和音色的起源,那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它名  的由来。

在过去,牧童笛有各种学名,叫法不一。但几 个世纪以来,它的名  被逐渐地以某种称呼确定下来。现在,只要看一下牧童笛使用的名  ,便 可以确定它是来源于传统乐器,抑或是来源于国家的某种文化。如在英国,我们现在说"牧童笛", 而不是"笛箫"、"鸟喙笛"或"杜丝笛"。在德国则相反,它的名  完全得益于其乐器的结构 及功能:Blockflo te 这个词指的是"木质乐器的喉舌"。在意大利,他的名  则是指乐器 flauto dolce(甜笛)的声音,而不是指演奏者手握该乐器的位置(flauto diritto = 木笛的直槽)。

对于牧童笛的声音,不难发现它的学名都是与鸟有关的。在法语(flu te a  bec)和西班牙语(flauta de pico)中,牧童笛的学名出自解剖学;而在德语中,则是已过时的学名 Schnabelflo te(  面 意为"鸟嘴笛")。就在近代 1835 年,古斯塔夫·希林在他的《音乐百科全书》中写道:"弯嘴 笛,又称"甜笛"或"竖笛",木管吹奏乐器,现已不多人使用。...由于笛身有类似鸟头的圆节, 这可能形成了它的法语学名 flu te a  bec(鸟笛),德语为 Schnabelflo te 或 Mundflo te(喙笛或口 笛)。英语词源,也很有趣,因为它也和鸟有一些间接相关的联系。"牧童笛"这个现代学名被公认为 首次发现于 1388 年,德比伯爵亨利·博林布鲁克(后来的英王亨利四世)的家庭账本中:"Et pro j fistula in nomine Recordour empta London' pro domino iij s iiij d "(以三先令四便士,为我 伦敦的主君买下被人称作"牧童笛"的长笛)。  首小写 fistula 和  首大写 Recordour 并不是值 得考究。但这大概反映了当时 Recordour 仍被当作是源自意大利的外来词,最后就成为了拉丁   根。约翰·米尔豪斯的《新英语》、《意大利语读音》和 1857 年含有许多意大利术语的《释义辞 典》早已过时了。《辞典》写道:"Ricordo:纪念,纪念品,友谊的象征,记号,便条等;libro de' recordi:备忘录,笔记本。"而现代英语动词"记录"意为"记下来,保  ,  档,表达"。这些不同的术语均来自拉丁文动词 recordari(回忆,记住)。

那么现代英语学名 recorder (记录者,中文译为牧童笛)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 极有可能是由于牧童笛是一种便携的记录声音的东西,它十分好用,不仅重量轻,而且容易上手,可轻易地学习一个新调子,乐器的每个部分都能很好地记忆音乐。同时,动词"记录"在文本中不止一次指鸟鸣。于是,英文recorder便清晰地将音乐与鸟类关联在一起了。

Recorder(牧童笛)这个名  ,在许多种语言中,都是指和鸟有关的乐器,因为它再现鸟鸣的声音比任何其他乐器有更高的保真度。因此,在巴洛克时期,牧童笛常作为女高音的陪衬乐器。这张新发行的CD只是巴洛克时期的一小部分精选作品,但都是我和朵洛西o梅尔蒂萝的心水最爱。

巴洛克音乐经常模仿动物的声音,所用的乐器装置大多能够充当拟声器,这给作曲家提供了一些打破传统的巧妙的作曲方式。模仿鸟声就非常合适巴洛克音乐,因为这让作曲家可将重复的旋律和古怪的断声纳入到音乐中。而观众有辨别鸟声的能力则尤为可贵,这保证了他们的视听好感。在英格兰,便携的牧童笛在任何情况下都深受喜爱,人们甚至这种乐器来训练鸣禽,来达到创作 美妙乐曲的目的,如《鸟幻想家的喜悦》(The Bird Fancyer's Delight)。

作曲家不仅可以摒除墨守成规的作曲方式,还能创作出各种各样杰出激昂的鸟鸣合奏。有无数关 于鸟的歌曲和咏叹调都是用女声高唱,其中又有许多是女高音搭配牧童笛演唱的。而在巴洛克时 期的英格兰,牧童笛还是一种只允许被男人演奏的乐器(女人使用牧童笛是难以接受的,甚至会被认为亵渎乐器),许多书写鸟的作品中,主题多是围绕当时的背景和突出男女间活泼的一面。

在《这个愉悦的春天》(This Merry Pleasant Spring)和巴斯卡·基亚的《Printermps》中,春天在爱情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代表着冲破禁锢,释放自我。在动物王国中,冬天已经接近尾声时, 鸟类便开始再度歌唱,意味着寻觅伴侣与孕育生命的开始。在音乐方面,这有可能让作曲家更懂得去探索爱的情感世界。如德语中粗俗的动词 vo geln(源自 Vogel,意为"鸟",也可意为"做 爱")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亨德尔(Handel)的歌剧《里纳尔多》(Rinaldo)里,阿尔米莱娜总是在咏叹调《那唱歌的小鸟》(Augelletti, che cantata)的开场白里提及"小鸟",以此借喻她处于秘密恋情中的角色, 而里纳尔多则是倾慕她的求爱对象。爱在每个主题为鸟的作品中都有着不同的方面,常见的有几种表现:如亨德尔的《可爱的鸟》(Sweet bird that shun'st the noise of folly),充满着忧伤的基调,然而在蒙特克莱尔·费德利(Giuseppe Fedeli)的《自由自在的啁啾鸟》(Warbling the birds enjoying),却是有些轻佻感。

正因有万千种类的鸟,所以与它们有关的意象和音乐的表征意义才如此众多。如夜莺,被认为是天生的歌者,不仅声喉甜美,还象征着纯洁爱情。相比之下,在托马斯·阿恩(Thomas Arne)的《当繁花似锦时》(When daisies pied and violets blue),杜鹃成为了不忠者的化身,这同样在 莎士比亚《如你所愿》的对白中明确地提及过。L.C.达康(Louis-Claude Daquin)的《杜鹃回旋曲》(Le coucou)是一个纯粹的乐曲作品,乍一看似乎仅仅只是模仿着杜鹃的声音,然而,重复的十六分音符又似乎酝酿着一丝威迫和不安之感。不知出处的《三只乌鸦》(The Three Ravens) 是一首关于爱和死亡的歌曲,在故事开头被提及的三只乌鸦,它们黑色的羽毛预示着残酷的死亡。

让-菲利普·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的《母鸡》(La Poule)和亚历山卓·帕格利提(Alessandro Poglietti)的《模仿》(Imitatione)是两个几乎相差无几的作品,因为对于两者来说,幽默和模仿皆是表达主题重要的方式,而对于约翰·巴特尔(John Bartlet)的《可爱鸟相伴我们》(Sweet birds deprive us never),我们需要问自己是否仅仅只是模仿鸟鸣,抑或用模仿鸟声来表达爱的多种可能性。至于在米歇尔·皮纽雷·德·蒙特克莱尔(Michel Pignolet de Monte clair)的《鸽子》(Les tourterelles)里,则很难说的作曲家是否试图以鸟的头衔来模仿斑鸠的声音,但作品的角色无疑让我们领会到这些鸟的象征义,如忍辱负重、信仰上帝这些意象。

选择《金翅雀》(Il gardellino)--维瓦尔第以鸟为主题的著名协奏曲作为 CD 曲目是明智之选。身为牧师的维瓦尔第无疑会发现隐忍、慈爱和坚定金翅雀是基督教的象征。金翅雀耀眼的羽毛使其成为意大利艺术中最受 欢迎和常见的鸟的之一。维瓦尔第乐曲中的颤音、重复的旋律与断断续续的轻击,使人联想到如此一个栩栩如生的画面:一只色彩亮丽的鸟,在用其惊人的漂亮嗓子在歌唱。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