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0日 至 2016年6月11日 ,波兰华沙新剧团话剧《阿波隆尼亚》在 天津大剧院 精彩上演。
2016.06.10 - 2016.06.11
天津大剧院-歌剧厅
以演出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购买波兰华沙新剧团话剧《阿波隆尼亚》专用往返大巴车,请点击
波兰语,中文字幕
改编自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阿尔刻提斯》、埃斯库罗斯的《奥瑞斯提亚》以及波兰女记者汉纳·克劳的《阿波隆尼亚》
由波兰中生代导演格日什托夫o瓦里科夫斯基导演的舞台新剧《阿波隆尼亚》,2009年在阿维尼翁戏剧节惊世落幕,创新大胆的演出引爆热烈讨论,被誉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波兰戏剧最经典、伟大的杰作,是一部演出时间长达四个小时的鸿篇巨制。导演格日什托夫o瓦里科夫斯基从历史、战争到文明的矛盾与冲突中,串连起千年述说,鲜明对比的史观以及独树一格的剧场美学,结合语言与肢体暴力的多媒体影音创作,在舞台上搬演一场谋杀的历史。该剧由三段悲剧组成,围绕着人性的黑暗面和残忍的历史,以特殊的剧场表现形式,深刻反映了诸多社会和人性问题。
《阿波隆尼亚》跨越经典与当代,从古希腊悲剧到20世纪纳粹大屠杀,希腊悲剧作家尤里比底斯的《阿格斯提斯》、埃斯库罗斯的《奥瑞斯提亚》以及波兰女记者汉纳.克劳的《阿波隆尼亚》与泰戈尔等人的作品,构筑出庞大的剧本结构,主题始终围绕在人性的黑暗面与残忍历史上,创造了一出具有震撼力、时而带着讽刺的剧作,挑战万事的定义:罪行、公义和罪恶感。借着集体反思,质疑最古老的神话,挖掘并正视当代的社会问题;神话人物在舞台上复活过来,化身同世代,希腊悲剧和历史事件以全新观点对位,古代的想象与近代的现实交织在舞台之上,藉以重新审视集体历史和个人记忆。
舞台上多媒体影像不断穿梭,死亡、血腥、暴力大量出现,大胆挑战观众的感官视觉,让人屏息难安。两座巨型的透明玻璃屋,与同步投影在巨大墙面上的演员脸部特写,移动、交错,伴随着现场音乐,将观众带入一趟通往神秘黑暗的旅程。过程中,人类,连神明和英雄,受害者和刽子手,演员和观众皆参与其中,在这个平台上交会、碰撞,在人性的对立之间,不刻意挑衅也不故作伤感,留给观者一个省思的空间。
开演前,历史暂被遗忘;开演后,真相随之揭示。人性是历史演进的灵魂,死亡、牺牲、战争则为人物角色提供了发挥的舞台。
《阿波隆尼亚》的文本由二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先以泰戈尔笔下人物阿玛勒为故事的序曲。阿玛勒是一位因病而无法远行的小孩,被舅母以"这世界是我们无法跨越"的谎言来浇熄他的希望,再由希腊神话伊菲革涅亚为父亲阿伽门农牺牲,以及阿尔刻提斯为丈夫阿德墨托斯牺牲为主要的人物情节来阐述复杂人性间的爱恨情仇。第二部分以现代波兰作家汉娜o克劳根据史实改编的小说,描述一位被发现藏匿25名犹太小孩的女性阿波隆尼亚,逃往自己的父亲家躲藏,后来被纳粹发现,纳粹在一场审问中问她父亲是否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来为女儿的行为负责,因父亲的拒绝,阿波隆妮亚死于纳粹的枪下。接着再以南非作家约翰o马克斯维尔o科慈小说中的虚构人物伊莉莎白o科斯特洛开启了一场关于犹太人问题的错误与痛苦的讨论会。
女性的牺牲:
《阿波隆尼亚》中,三位女性的牺牲成为了故事的主体。
第一个人是伊菲革涅亚,被自己父亲所杀,当时她的母亲神智清晰地在一旁站着。这场景立刻引起无数的怀疑。这真的是为了胜利的名义?或许是为了她父亲的事业?无论如何,其实是一回事,不过方式不一样而已。但是,阿伽门农怎么可能那么肯定说这是诸神的意愿?这一切看起来不像是可疑草率而急切的表演么?
第二个牺牲自己性命的人是阿尔刻提斯。在这里我们知道,至少就理论上而言,这又是因为和神达成了一个协议,但不是阿尔刻提斯自己签订的(到头来,牺牲者们对于他们的性命没有任何话语权)。签订者是她的丈夫阿德墨托斯,他从阿波罗那里得到了一份诡异的礼物:拥有生命的可能,或者直白点,永生不死的可能性,条件是有人愿意为他献出自己的生命。阿尔刻提斯是唯一一个说了"好"的,尽管她的声音如此微弱。如此破坏了婚姻誓言的边界意味着什么?对于永守不弃,直至死别的誓言,这难道不是一种违背么?最后,在婚姻的义务里,从来没有提及,甚至没有考虑过要为了丈夫放弃一个人的姓名。且不提孩子们会因此变成孤儿。为什么阿尔刻提斯会认为自己的姓名不如自己丈夫的有价值?
第三个女人--阿波隆尼亚--死于纳粹的律法,它规定任何在纳粹占领期间藏匿或帮助犹太人的人都要被判死刑。她的死是因为她的父亲不愿意去承担女儿引发的后果--她想要藏匿一群犹太人的努力失败了。
导演简介
波兰最炙手可热的中生代导演格日什托夫·瓦里科夫斯基属于后社会主义时代,原本研究哲学和历史,后涉足表演艺术,作品常反映重建中的波兰社会问题。他关注的议题触及历史与战争,探寻新的表现形式;他率领组成的华沙新剧团在剧场界以独特的方式和观众互动而闻名;表演内容不局限在纯戏剧的演出,透过与观众互动、对话的型式,企图带来新刺激、革除旧偏见;剧团的存在不只是为了演出,而是要透过对话,把艺术的疆界拓展到新的领域。
瓦里科夫斯基1962年生于波兰什切青市,先后在克拉科夫修读历史、哲学、罗曼语,在巴黎索邦大学修读历史与戏剧,又在位于克拉科夫的国家戏剧学院学习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是他的老师之一。读书期间,他协助著名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英格玛·伯格曼彼得·布鲁克制作多部作品。
完成学业后,瓦里科夫斯基在波兰及世界各地的许多剧场担任导演,包括波兰的华沙、克拉科夫、波兹南,德国的汉堡、斯图加特,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以及意大利的米兰等地。1999年,他开始在TR华沙剧团的前身--品种剧团全职工作,制作的七部作品在波兰内外广获赞誉,常获邀到法国阿维尼翁等重要国际艺术节演出。同时他也在其他国家执导戏剧,如札格雷布、伯恩、尼斯、阿姆斯特丹、汉诺威及巴黎等城市。此外他也经常在巴黎、马德里、慕尼黑等地最具声望的剧院执导歌剧。
2008年瓦里科夫斯基在华沙创立华沙新剧团并担任艺术总监。至今已执导《阿波隆尼亚》(2009)、《结局》(2010)、《莎士比亚--非洲故事》(2011)及《卡巴雷特·华沙》(2013)四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