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日 至 2017年9月3日 ,台湾三缺一剧团话剧《蚵仔夜行军》在 天津大剧院 精彩上演。
2017.09.01 - 2017.09.03
天津大剧院-多功能厅
以演出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艺术总监魏隽展带领一组演员发展一出以台湾渔村现状为背景的现状,名为《蚵仔夜行军》。
一开始从演员视角出发,跟观众分享我们想要做这出戏的缘由,进入到村庄中,遇见了以为阿明伯,开启了现实渔村世界与魔幻蚵群世界的两种主轴。
剧中打造不同蚵群的样貌,被人类饲养肥肥胖胖的蚵仔村民、在岸边石头上生存的怪异石头蚵群、蚵群中最长老的老蚵仙,以及发现人类饲养神话真相的小蚵。剧情描述海底下的世界,被人类饲养的蚵仔村民对于它们身体不断变形于生病产生疑问,却不敢提出疑问,直到小蚵遇到岸边的石头蚵群,让它了解原来人类的饲养不是庇佑而是要将它们吃掉,崩解蚵仔村民长久以来的信仰,每个族群开始不停的正常与分裂,最后在老蚵仔仙与石头蚵的拉锯之后,石头蚵群说服蚵仔村民们应该要先解决工厂的污染,不然大家都会死于海藻过多的海洋,因此组成蚵仔夜行军,想要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向工厂进行攻击。而海面上的世界,从村庄尚未建造工厂的生活即景,到沿着海岸线开始盖起巨大的工厂,周遭渔村的人们癌症比例不断攀升,阿明伯的亲人一个一个离开,最后他的妻子也走了,养了一辈子蚵仔的阿明伯一天夜里出海看着月亮喝着闷酒,突然看见远处工厂火光直冲天际,那一刻魔幻与现实世界仿佛连成一线。
主创团队
艺术总监 / 魏隽展
主创团队 / 魏隽展 江宝琳 黄志勇 李玉岚
执行制作 / 虞淮
编剧协助 / 邹欣宁 詹杰
服装顾问 / 林璟如
服装执行 / 陆巧蓉
舞台设计 / 林仕伦
肢体设计 / 余彦芳 李洁欣
声音创作 / 黄思农
舞台监督 / 林茜
灯光设计 / 高一华ME / 叶秀斌
技术人员 / 黄诗苹 钟崇仁
剧团简介
台湾三缺一剧团——思考与行动并进的剧团2003年成立,以探寻台湾议题与新生代专业剧场身体美学,驻足剧场,打开与观众沟通的视窗。2012年起为文化部分级奖助计划团队之一。2013年起为文化部驻点媒合团队之一。2015年起自办基隆海港山城艺术季,于基隆当地民宅进行展演,观众游走的方式观看演出。每年皆规划年度制作、艺术季与校园讲座演出,参与国内外艺术节,将剧场作品带到世界各地,担负社会责任,推动艺文不遗余力。曾参加过:2015德国汉堡驻村、2015上海艺术节、2014新加坡华文艺术节、2014多伦多台湾月、2013香港台湾月、2012外亚维农艺术节
《土地计划——首部曲》
《土地计划——首部曲》缘起西台湾,跟一场徒步旅行有关。发想于三缺一剧团的艺术总监魏隽展大学时期每年会固定在台湾徒步旅行,2009那年,行经当时国光石化预定地——王功及芳苑一带,落脚此处时,在路边的面瘫吃蚵仔煎,当地居民开玩笑地说「要吃蚵仔要快喔,等国光石化盖了之后就没得吃了!」魏隽展当时对国光石化一无所知,也不热衷社会运动,但经过当地居民一提,决定开始查阅国光石化的相关资料,于是便有了「土地计划」的开启。土地计划核心概念是要「从台湾地方任务的故事出发」。透过不同类型的美学形式进行结合,辅以资料阅读与田野调查之后,行程具有台湾独特地方议题同时深具当代美学价值的创作,并且期待土地计划不仅是一场创作,也希望能从在地经验出发与观众进行一场思辨之旅。2014年荣获牯岭街最佳年度节目奖项2015年《蚵仔夜行军》获邀上海艺术节,8月获邀至德国汉堡艺术驻村2016年《土地计划—首部曲》获邀关渡艺术节
媒体评论
寓言可以拉开现实距离,政治现实却往往只是时间长河里的流沙,过度贴近现实并不能具现现实,反而把观众驱向理性的一端,更加无法进入迷人的寓言世界,而寓言之所以令人神迷,正因为介于真假虚实之间,让「人」与「理性」暂时退位。三缺一加寓言体,不论如何,依旧令人同样神往,因为我们相信的剧场来自虚构的真实,而非真实的虚构。——2014 ARTALK 资深艺文记者
纪慧玲《土地计划》展现了更完整的创作企图。此外,环境意图不再只是零碎表面的浅碟式资料重现,而透露了创作者经由长时间消化吸收再处理的独特观点,更是难得之处。每次看到社会议题相关作品时,总会好奇着既然现实事件持续上演中,创作者又将如何预知故事结尾,为戏剧作结呢?在《蚵仔夜行军》最末,失去一切的阿明伯略显迷惘,被包围在四周工厂的抗议声中——也许我们的世界,不见得能拥有这么积极正面的结局,但却像是创作者的宣告:在最黑的夜晚起而行,才知道会走到哪里去。看着这些年来,三缺一总是选择着不容易、不取巧、不讨好的路(无论是身体发展或是环境议题),竟也在剧场燃起了如夜行军般「起而行」的热血盼望。——2014 表演艺术评论台 资深艺文评论 白斐岚
略带奇幻的故事手法,更深刻刻画着每一个海上的人的历练,而且故事结构完整,总是你对这个产业、这个环境议题完全不认识也可以进入剧情。但如果你了解甚深,肯定会佩服这样的呈现。——蔡中岳 地球公民基金会花东办公室主任
《蚵仔夜行军》人蚵身份的互换,尤其透过简单的服装运用造成畸形牡蛎的效果,给了演员更多肢体及演技发挥的空间。摇滚「蚵」星的歌舞,更营造不少喜感。木棍及白纸的运用,时而为布景、时而为道具、时而更化身人物,和观众的想象力玩捉迷藏,展现以简驾驭繁的功力。——2014 表演艺术评论台 资深艺文评论 鸿鸿
寓言承载沉重议题 轻盈启动思维革命 三缺一剧团《土地计划首部曲》 ——2014PAR 表演艺术杂志 资深艺文工作者 廖俊逞
三缺一剧团的《土地计划首部曲》——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放弃了不该放弃的「是你的回避,让我越长越大。」是的,回避问题,选择回避来面对重要的事情,只会让问题越长越大,《土地计划首部曲》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个。 ——资深艺评者 贾亦珍
三缺一剧团从《男孩》(2010)、《耳背上的印记》(2011、2012)、《LAB一号:实验启动》(2012)三部作品发表以来,探索路径愈发明显:持续开发身体本能的能力,以身体/肢体作为文本,开展独立叙事的可能,以、以及,同样以肢体性作为概念借用的偶件或物品,将看似无生命的元素赋予传情达意的动作、符号,拓展剧场空间里多重叙事的可能。 ——2013表演艺术评论台 资深艺文评论 纪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