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VMT国立剧院话剧《母亲》

2017年5月23日 ,立陶宛VMT国立剧院话剧《母亲》在 山东省会大剧院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7.05.23

山东省会大剧院-歌剧厅

以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演出详情

剧院温馨提示:本场演出儿童全票(立陶宛语 中文字幕)

导演基里尔•格鲁萨耶夫(Kiril Glusajev)生于1984年11月27日,2008年毕业于立陶宛戏剧与音乐学院,专业为戏剧导演,师从里玛斯·图米纳斯(Rimas Tuminas)。2004年至2005年就读于英国的达丁顿艺术学院。自2005年起,他不但参演里玛斯·图米纳斯以及编导安吉莉卡·科林娜(An?elika Cholina)等人的作品,同时也创作、导演自己的作品。

代表作包括:

2011年 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的《母亲(瓦萨•日烈兹诺娃)》The Mother (Vassa Zheleznova),立陶宛VMT国立剧院

2010年 帕维尔·普里亚日科Pavel Pryazhko的《短裤》Panties “Silence!”国际戏剧节

2010年 西蒙·斯蒂芬斯Simon Stephens的《情色》Pornography “Silence!”国际戏剧节

2008年 伊万·维里亚帕耶夫Ivan Vyrypaev的《梦》Dreams,考纳斯国家戏剧院

关于《母亲》

世人对高尔基作品的青睐主要在于他所创造的物质性与精神性之间、社会性与个体性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人性所需要面对的大量抉择。这一点尤其在他的著作《母亲》中得以充分彰显,看似是一个非常立陶宛式的故事,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任何社会环境中都会发生骨肉血亲之间为了遗产的争夺而拼个你死我活的境况。在该剧里,这一切聚焦到了主人公瓦萨•日烈兹诺娃的身上。首先,她是一位母亲,并且已经为她的子女们省吃俭用储蓄三十年,但很明显她的孩子们已经在这个过程中被宠坏了、误导了。对她而言,不幸的是,在她心心念念为子女们设想未来的时候,却忽略了当下。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小单元,比社会本身要敏感脆弱得多。无论这个家庭发展到最后有多糟糕……我更倾向于喜欢看到剧院里舞

台上人类作为不同个体之间的碰撞,而不是不同社会阶层、意识形态群体或体育队伍之间的矛盾。在这个剧里,我们就是要呈现骨肉血亲之间的冲突。

剧照

基里尔•格鲁萨耶夫(Kiril Glusajev)

媒体评论:

作为里玛斯·图米纳斯(Rimas Tuminas)的接班人,基里尔•格鲁萨耶夫(Kiril Glusajev)没有忘记立陶宛VMT国立剧院的标志性符号就是:一群闷闷不乐的人聚集在一起。只有在这种时刻,这群人才会具有极端自我防卫和攻击性,他们彼此嘶吼、相互威胁、直至彻底爆发,最终适者生存。总的来说,这些表演的本质就是创造一些非常富有表现力的蒙太奇镜头以及对话,甚至成为一种表演的形态。这种戏剧给人留下一种印象,里面所设定的角色仿佛被框架所束缚,只有靠情感的爆发才能得到释放和救赎。高尔基的作品正好能将这一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梅努•法克图拉艺术网(www.menufaktura.It)

从埃格勒•加布雷奈特(Egle Gabrenaite),达留斯•古毛斯卡斯(Darius Gumauskas)和金塔雷•拉特韦奈特(Gintare Latvenaite)等人的精彩演绎中我们不难预测到《母亲》这部戏潜力无穷、前途无量,当然这也归功于莱昂纳达斯•波贝多诺斯采瓦斯(Leonardas Pobedonoscevas)那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而能够将这些演职人员们的潜力完全激发出来,也足见导演基里尔•格鲁萨耶夫(Kiril Glusajev)的功力非凡。

                         ——立陶宛晨报(Lietuvos Rytas)

undefined

剧照

关于剧院:

一个导演只有具备了自己的戏剧观,一个剧院才能真正应运而生。立陶宛VMT国立剧院的发展史就是它的导演里玛斯·图米纳斯(Rimas Tuminas)的戏剧观的发展历程。里玛斯·图米纳斯于1978年上演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戏剧评论家们就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戏剧语言,他的作品 “成为了以诗情画意的手法进行心理表演的典范,证明了导演力图寻找他自己戏剧语言”。

尽管拥有众多才华横溢的演员,也创造了很多成功的作品,但是剧院很多年来都没有自己的场地。他们经常蜗居在国家戏剧院的小厅里面排练和演出,大家亲切地称其为 “小剧院”,后来逐渐被称为维尔纽斯国家小剧院,进而才正式更名为立陶宛VMT国立剧院。

立陶宛VMT国立剧院成立于1990年3月2日。它的开幕演出是1990年12月23日由里玛斯·图米纳斯亲自执导的安东·契诃夫(Anton Chekhov)的《樱桃果园》,这一剧目后来长演不衰。在20世纪,一说到立陶宛VMT国立剧院,人们率先想到的就是安东·契诃夫的《樱桃果园》。

里玛斯·图米纳斯在寻找新的剧院场地时,几乎跑遍了维尔纽斯的各个角落。2005年秋季,立陶宛VMT国立剧院的新址最终落户在维尔纽斯的中心地带,格季米纳斯大道22号。在结束了长达十四年里没有自己场馆的历史后,如今的立陶宛VMT国立剧院以其丰富的文化积淀以及精美的建筑结构而闻名于世。19世纪所建的维尔纽斯大剧院后来被烧毁了,但建于19与20世纪交替之际的立陶宛VMT国立剧院的新址,有其独特而重要的历史底蕴。当时那里有一个叫做鲁塔(Rūta)(1909-1914)的剧社,对于立陶宛文化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立陶宛独立宣言的签署人约纳斯·巴萨纳维丘斯(Jonas Basanavi?ius)也曾参与剧社的活动,剧院的舞台幕布则是由米卡罗约斯·康斯坦提纳斯·丘尔勒利昂尼斯(Mikalojus Konstantinas ?iurlionis)所绘制的,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law Milosz),亚舍斯·海菲兹(Jaschos Heifetz)等著名文化名人也和剧院有着密切的联系。剧院的观众大厅上面有一块非常独特的拱形玻璃天花板,现今欧洲这样特制的天花板仅存两块,另一块在布拉格。导演里玛斯·图米纳斯早在学生时期就到这个剧院参观过,并且对这美轮美奂的玻璃拱顶印象深刻、非常难忘。在1992年执导贝托尔特·布雷希特(Bertoldt Brecht)的《伽利略》时,里玛斯·图米纳斯就幻想过拥有这样一个有巨大拱顶的演出场地。

里玛斯·图米纳斯导演的作品,比如《樱桃果园》、《主啊,请向我们微笑》以及其他在很多国家(从瑞典到意大利,从韩国到墨西哥)巡演的作品都赢得了众多蜚声国际的奖项,并成为了立陶宛VMT国立剧院的名片。观众不会叹惜剧院没有自己的场馆,但是里玛斯·图米纳斯却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他的作品《等待戈多》2002年底在格季米纳斯大道年久失修、连暖气也没有的场馆里首演,开启了剧院的新时期。2004年里玛斯·图米纳斯和他在立陶宛音乐和戏剧学院的学生将马里厄斯·伊万斯科维丘斯(Marius Ivaškevi?ius)的《马达加斯加》搬上了舞台,成为了迄今为止立陶宛VMT国立剧院历史上最重要的演出。玛里尤斯·伊万斯科维塞斯作为剧作家成绩斐然也主要得益于这所剧院。里玛斯·图米纳斯的导演成就也离不开作曲家福斯塔斯·拉特纳斯(Faustas Lat?nas)和舞台设计师阿多马斯·亚科夫斯基(Adomas Jacovskis)的倾力相助。

当然,如果没有里玛斯·图米纳斯的学生们倾囊相助,剧院的演出就无法坚持这么多年。自1981年开始,里玛斯·图米纳斯就在立陶宛音乐和戏剧学院的表演和导演系从事教学工作,学生们一直是剧院的重要补给力量。里玛斯·图米纳斯凭借他卓越组织和教育才能,将最贴近演员的舞台表演形式传授给他们。他所创办的Open Theater就是一个充满随性、自由和创意的剧场。这种新的剧场形式忠实于文化的记忆与传承,关注传统质朴的观念和感情。“你们必须把剧场里的一切生命都看得很神圣。你们必须让观众看到你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东西,让他们挣脱现实生活,在戏剧里彻底感受爱的洗礼”。

目前立陶宛VMT国立剧院的保留剧目包括里玛斯·图米纳斯和一些年轻导演创造的作品,另外还有立陶宛本土和许多海外知名导演的作品。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