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听觉"锦瑟年华"钢琴故事音乐会

2015年10月23日 ,纯粹听觉"锦瑟年华"钢琴故事音乐会在 深圳大剧院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5.10.23

深圳大剧院-音乐厅

以演出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演出详情

演员介绍:

康咏泽

嘉宾主持:康咏泽

美国大波士顿亚裔青少年交响乐团艺术总监

“音乐鼓舞计划”创办人(MUSICINSPIRINGPROGRAMM)

交响乐团合唱团指挥、钢琴及音乐教师艺术指导、音乐策划人。

2004年毕业于德国科隆音乐学院,主修钢琴演奏、指挥和室内乐。获得艺术演奏硕士。师从Largacha及IljaScheps教授。曾在德国、西班牙、阿根廷等地举办音乐会。2004-2012年任教于深圳艺术学校,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外钢琴比赛中多次获奖。2012年,多名学生分别考入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学院天才班,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柯蒂斯音乐学院,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等国际名校。

现任美国大波士顿亚裔青少年交响乐团艺术总监,2013大型多媒体叙事交响音乐会“黄河之旅”世界巡演艺术总监。同年创办“音乐鼓舞计划”、创立K.Art艺术中心。

黄英伦

黄英伦(香港旅美少年钢琴家1997年出生)

K.ART少年钢琴演奏家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盛典钢琴少儿组金奖。

2007年第六届亚洲明日之星中国赛区钢琴少儿组金奖,新加坡总决赛评委特别奖。

2009年第十五届香港-亚洲钢琴公开赛协奏曲B组第二名(第一名空缺)、肖邦圆舞曲组、玛祖卡组第三名。

2010年第十九届西班牙“伊比萨”国际钢琴比赛评委特别荣誉奖。

2012考入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附属高中胡桃山艺术学校。师从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教授,著名华裔钢琴大师陈宏宽

曾多次在在波兰、奥地利、德国以及美国等地演出。

李乃馨

李乃馨(1997年出生)

曾获:

2010海伦杯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总决赛少年B组银奖

2010海伦杯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总决赛中国作品组金奖

2011施坦威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江西、福建赛区青年组第一名

2014第十八届香港亚洲钢琴公开赛总决赛协奏曲组第二名

姜玥如

特邀嘉宾

姜玥如

15岁。于4岁起开始接触钢琴到至今已11年。十一岁考完中央音乐协会十级。

2013年参加《郎朗琴动四季》比赛获优秀奖。

2014年参加美国《圣荷西键盘艺术节》国际钢琴比赛荣获贝多芬组的二等奖

罗娜

特邀嘉宾

罗娜

4岁开始学琴,现师从K.ART艺术总监康咏泽。2010年8月第十六届香港亚洲钢琴公开赛香港总决赛:自由选曲E组第一名,儿童组一等奖。2011年8月纪念李斯特200周年国际钢琴香港总决赛:自由选曲E组第一名,小奏鸣曲组第一名,并在香港浸会大学礼堂冠军音乐会上表演。

节目单

平均律下册第一首BWV.870巴赫

Prelude&Fuguebook2no.1bach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也被称为48首前奏曲与赋格,它们各自具有独立的特性,分别以24个大小调写成,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全部调性的钢琴曲集。这套曲集是钢琴文献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被世人称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平均律是欧洲音乐的基本律制。这套作品集复调音乐之大成,精美的旋律、千锤百炼的主题和菲夷所思的复调作曲技法随处可见,代表了巴赫器乐创作的最高成就。在这幢完美的音乐大厦面前,后人只有惊叹。肖邦曾说:“《平均律钢琴曲集》是音乐的全部和终结”。

第六钢琴奏鸣曲第四乐章op.82普罗科菲耶夫

PianoSonatano.6op.82fourthmovementProkofiev

普罗科菲耶夫是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前苏联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普罗科菲耶夫一生的三个阶段:求学阶段—国外时期---回国定居时期,形成了他的三个风格时期。第六、七、八这三首著名的奏鸣曲是普罗科菲耶夫回归祖国后,身处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激动人心时期的不朽产物。普罗科菲耶夫从1937年开始,直到1944年为止,连续创作了这三部“战争奏鸣曲”。虽然这三首奏鸣曲不一定全部直接描写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具体景象,但它们的确表现了作曲家在战争年代中的生活感受。从作品的音乐形象中,听者不难感受到它们分别表现了战争的初期,中期和后期作曲家的心态。第六钢琴奏鸣曲作为三部“战争奏鸣曲”的第一部,描述的正是作曲家在战争初期的感受。

叙事曲第四首op.52肖邦

BalladeinFminorchopin

肖邦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肖邦一生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体裁的钢琴曲,这四首叙事曲写于1831至1842年之间,也是肖邦21岁至32岁这段充满青春朝气的时期。肖邦把原先用于声乐作品中的叙事曲体裁借过来,用于钢琴叙事曲的创作,这在当时是种一大胆的创新。肖邦用器乐这一新的形式、新的语言来表现诗的形象、诗的意境及其个人对诗的主观感受,开创了器乐叙事曲体裁的先河,表明这一新的音乐形式因为与文学、戏剧作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的第四首OP.52这也是四首叙事曲中技巧最艰深最有戏剧性的曲子。

莫扎特奏鸣曲K333第一乐章

MozartPianoSonataK333Firstmovement

莫扎特的这首钢琴奏鸣曲K333是其在1788年创作于维也纳。当时莫扎特年仅22岁,是他的中期作品。这首奏鸣曲整篇曲调极富华丽,主旨追求向往的是一种诗意、静谧、优美的和谐。第一乐章的重点情景是甜美和热情,且尤为清丽可亲,并未运用一种夸大的色彩,曲子典雅的风格也更加有亲切感。

拉威尔《水之嬉戏》

Ravel:JeuxD’eau

拉威尔是20世纪的伟大作曲家,《水之嬉戏》是他标志性作品之一,奠定了他在印象派钢琴界中的重要地位,既表现出他对古典形式的尊重,又灵活的运用了印象主义特征的音乐结构,通过奇幻多变的音响效果及高超的演奏技巧塑造出水的各种形态,如喷泉、瀑布、溪流的音乐形象。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

ChopinBalladeno.1inGminor

《g小调叙事曲》创作于1831年至1835年。这首叙事曲的构思是源于密茨凯维奇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诗中叙述了英雄华伦洛德为光复祖国与敌国抗争,放弃爱情,最后壮烈殉国的一生。作曲家借古喻今,通过对英雄的歌颂,来号召波兰人民为民族的独立而斗争。

多纳伊《葛蓓莉亚圆舞曲》

改编自法国作曲家列奥•德里勃创作的著名芭蕾舞剧《葛佩莉亚》。

门德尔松《d小调庄严变奏曲》

由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于1841年。

*曲目以现场演出为准*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