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8日 ,深圳钢琴音乐节-阿里・瓦迪钢琴独奏音乐会在 深圳大剧院 精彩上演。
2017.11.08
深圳大剧院-音乐厅
以演出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简介
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 1810 -1849)浪漫时期伟大的波兰作曲家,生于波兰华沙。他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39岁英年早逝,像一颗流星璀璨光华在音乐的天空一闪即逝。
他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的一生不离钢琴,被称为"浪漫钢琴诗人",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非常地形象生动。
1. 一点背景Background
多姆布罗夫斯基:玛祖卡 Dombrovski's Mazurka
该曲是波兰著名的传统玛祖卡舞曲,1797年,经约瑟夫·维比茨基(Jozef Wybicki)填词成为波兰的国歌,也译为《波兰绝不灭亡》。多姆布罗夫斯基(Dombrovski)是意大利波兰军团的领导者之一,歌词的作者约瑟夫·维比茨基(Jozef Wybicki)是多姆布罗夫斯基的好友,也是他的手下。当时,多姆布罗夫斯基率部从意大利返回波兰,解放当时被外国占领者瓜分的波兰。为激励士气,维比茨基以玛祖卡舞曲为调式,写了这首歌曲,当时命名为《意大利波兰军团颂歌》,后改称《多姆布罗夫斯基玛祖卡舞曲》。歌曲开头的"波兰决不灭亡"是当时军队的爱国口号。
夏维尔·莫扎特:忧郁的波兰舞曲 Xaver Mozart - Polonaise Melancholic
莫扎特的小儿子弗朗索瓦·夏维尔·莫扎特(Franz Xaver Mozart, 1791-1844),在音乐上也颇有天赋,虽然很早就开始从事演出和教学,但一直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并未取得太大的成功。如果他不是生在莫扎特家族,没有一个生前如日中天的父亲,他或许会有另一番成就。小莫扎特的作品不多,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特征,著有波兰舞曲若干,《忧郁的波兰舞曲》就是其中一首。
米哈尔·奥金斯基:波兰舞曲 Micha? Ogiński - Polonaise
该波兰舞曲又名《向祖国告别》,是波兰伟大的作曲家、反俄起义领袖和活动家米哈尔·克列奥法斯·奥金斯基(Michal Kleofas Ogiński)的成名著作,著于1831年。舞曲由三个主题构成,第一个主题描写作者年轻时代愉快的幸福时光和无忧无虑的家园生活;第二个主题描写作者青年之后,波兰遭到外敌入侵,国家四分五裂,人民到处暴动的惨痛经历;第三个主题描写作者在晚年的时候,终于离开了祖国,定居意大利之后百感交集的回忆。全曲洋溢着悲伤感怀的情绪,令人百听不厌。
2. 童年Childhood
肖邦:g小调波兰舞曲
Chopin: Polonaise in g minor
该曲作于1817年,题献给肖邦父亲的弟子维多利亚·斯卡贝伯爵的夫人(Victoire Skarbek)。这是肖邦七岁时所作的第一首钢琴作品,当时肖邦在钢琴演奏上已显露出惊人的天赋。该作品为g小调,不过分的快板。其内容非常明朗,曲中和声的运用、强烈的节奏、丰富的转调感都已具备,甚至左手的用法也巧妙无比,中部有着优美的旋律。
3. 离开祖国波兰Departure from Poland
肖邦:第20号升C小调夜曲,遗作(缓慢的,很富于表情地)
Chopin: Nocturne No. 20 in C sharp minor, Op. post. lento con grande espressione
该曲写于1830年,肖邦那时年仅20 岁,也就是他在华沙的最后一年,之后他离开祖国,再也没能够返回故乡。
"如同静夜里倾听一位孤独者的绵绵私语,深沉而又温柔的倾诉,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凄美的忧伤,美得让人不愿漏掉一个音符。"
这首乐曲是肖邦的遗作,直到他死后才被发现。绝美而忧伤的《夜曲》倾注了他深挚的爱与痛的生命体验,是他本人自己心灵感情的真实流露,他用温暖的音乐来抚慰受伤的内心的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只希望自己去舔舐的伤口-- 一段感情的伤口。此曲在旋律结构、情感表现、音乐形象的高度与深度方面达到出人意料的艺术高峰,并且对后世音乐艺术的创造产生深远影响。
4. 维也纳Vienna
肖邦:2首圆舞曲 Op. 64 No.1 No.2
Chopin - 2 Waltzes Op. 64 No 1 and 2
《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Minute Waltz No. 6 in D flat major, Op.64. 1》因其短小,乐曲仅一分多钟,所以也被称为《一分钟圆舞曲》。据说是因为肖邦从一只小狗用脚爪搬弄自己的尾巴,在地上滴溜溜转个不停的有趣动作中,得到形象启发,即兴创作了这首短小的圆舞曲,把小狗追逐自己尾巴的形象和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
《升c小调圆舞曲Waltz in C sharp minor, Op. 64 No. 2》作于1846-1847年,是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也是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它的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但完全不是为舞蹈伴奏的舞曲,而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心灵的圆舞曲",对于本曲而言是再确切不过了。
5. 巴黎Paris
肖邦:2首波兰舞曲 Op. 26
肖邦:4首玛祖卡 Op. 6
Chopin - 2 Polonaises Op. 26
Chopin - 4 Mazurkas Op. 6
《升c小调波兰舞曲 Op.26 No.1》和《降e小调波兰舞曲 Op.26 No.2》作于1834-1836年,呈献给狄莎瓦。在肖邦的音乐创作中,波兰舞曲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位置。第一首遵循着舞曲的形态,在形式的束缚下,充分发挥了演奏技巧,就如同肖邦把圆舞曲化成为抒情诗一样,他也把这首波兰舞曲改变成情绪的具体表现。全曲虽然保持了波洛涅兹的节奏,但已经消除了舞曲的性格;第二首又名"西伯利亚"波兰舞曲,描写因革命失败而被俄军俘虏的波兰同胞,在手脚被铁链锁住和刺刀的威胁下,流放西伯利亚时,那悲愤而痛苦的情景。但也充满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意志,雅希梅茨基曾这样评价:"一股强有力的的慷慨激昂和愤怒的洪流"。
萧邦的四首《玛祖卡舞曲》作于1831-1835年,1836年出版,呈献给贝尔德伯爵夫人。分别是:《g小调玛祖卡 Op.24-1》慢板,三段体,使用增三度以及少见的音阶,有着浓厚的异国情调。是一首简短朴素的诗歌,特别富于乡土气息;《C大调玛祖卡 Op.24-2》不过分的快板,复三部曲式,中段为西欧风格;《降A大调玛祖卡 Op.24-3》生动的中板,三段体,尾声经装饰后,独具魅力;《降b小调玛祖卡 Op.24-4》中板,复三部曲式,是Op.24 中最重要的一首,旋律优美,有着浓厚的民间色彩,使人感觉到从这首作品开始,肖邦在玛祖卡舞曲的创作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场休息 Intermission>
6. 他的学生His pupils
托马斯·泰勒弗森:玛祖卡 Thomas Dyke Acland Tellefsen- Mazurka
托马斯·泰勒弗森(Thomas Dyke Acland Tellefsen, 1823-1874),肖邦的学生,著名挪威钢琴家和作曲家。泰勒弗森共著有16首玛祖卡舞曲。
7.瓦尔德摩萨Valldemossa
肖邦:葬礼进行曲
Chopin: Funeral March
肖邦的《第二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No.2 in B-flat minor, Op.35》是肖邦三部钢琴奏鸣曲中最杰出的一部,完成于1839年。其中第三乐章就是著名的"葬礼进行曲",先于其他乐章在1837年完成,可见肖邦把它放置于整部作品的中心地位,使作品笼罩着浓浓的哀悼气氛。李斯特对此曾有过深刻的理解:"这里哀悼的不仅仅是一位英雄的牺牲,而是整整一代人的牺牲。"作品里同时蕴涵着一股巨人般的、强烈震撼人心的力量。
1849年10月30日,在巴黎马德莱纳大教堂举行的肖邦葬礼上,法国作曲家雷贝尔特地把这首葬礼进行曲改编为管弦乐曲,作为葬礼的前奏。
8. 终曲The end
肖邦:最后的玛祖卡
Chopin: Last Mazurka
肖邦:b小调前奏曲
Chopin: Prelude in b minor
*曲目以现场为准
肖邦的《f小调玛祖卡舞曲 Op.68-4》作于1849年,小行板。这是肖邦生前所作的最后一首作品,三部曲式。冯达纳曾对此曲曾有如下的注释:"这首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去世前,依最后的灵感执笔写成。当时由于大师已病入膏肓,无法自己用钢琴弹奏而终了。"卡拉索夫斯基评说:"这首乐曲就如同巨匠最后的时日那么地悲哀,是非常伤感的作品。他在这首'天鹅之歌'中,证明了自己依然憧憬少年时代在故乡幸福的情景,那种最后瞬间的创作灵感,忠实于故乡的音乐,为祖国而创作。"
1838年12月至1839年2月,肖邦与乔治·桑住在西班牙马略卡岛首府帕尔马的瓦雨德莫萨修道院期间,创作了两首带有"雨滴"特征的前奏曲,其中一首就是《b小调前奏曲Op.28-6》。乔治·桑后来回忆说:"-个悲惨凄苦的雨夜,当我带着孩子回到房间时,他正在钢琴旁弹奏着一首奇异的前奏曲……后来他对我说,当他弹奏钢琴时,他觉得自己掉进湖里,冰冷刺骨的水不时冲击着他的胸口。当我提醒他注意,当时雨滴的确不时地飘打在屋顶上时,他否认他曾经听到……他在这个晚上所写的作品确实能使人联想到洒落在修道院房瓦上的雨滴声,但在他的想象中,那是从天上掉在他心坎里的泪珠。"乔治·桑的回忆没有指明肖邦当时创作的是两首具有 "雨滴"特征前奏曲的哪一首,现在被称为"雨滴"的是肖邦的《降D大调前奏曲》,但也有人认为这首前奏曲才应该冠以"雨滴"的标题。该曲高音部分真实地模仿令人心烦的雨滴声,低音部轻轻地奏出充满愁绪的旋律,这一旋律哀婉缠绵,充满着对往事的无限怀念和凄苦忧伤的心情,乐曲最后在孤寂伤感的气氛中结束。
主办方对演出节目内容保留最终决定权。
The organizer reserves the right to change and modify the program without prior no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