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 ,获"文华大奖"舞剧《红高粱》在 安徽大剧院 精彩上演。
2017.12.05
安徽大剧院
以演出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获“文华大奖”舞剧《红高粱》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同名小说改编
激情饱满的表演
精致巧妙的舞美设计
深情细腻的音乐创作
不仅是‘舞’
更是‘剧’
它让观众记住人物、故事
更让观众感受到原始生命力的张扬
莫言与冯小刚的“红高粱”
莫言笔下,“高密东北乡”上演的“我爷爷、我奶奶”的故事,以丰富饱满的想象、汪洋恣肆的笔调张扬着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张艺谋的电影里,有关“红高粱”的故事,依托于充满寓意的大红色调,以多变的镜头语言把象征原始生命力的高粱地烙在观众心里……
“舞剧《红高粱》是‘站在巨人肩上’的再创作,它的成功首先得益于莫言原著中将普通人物置于善恶历史冲突迸发出的感人力量。张艺谋电影选取的独特视角和他对生命意识的观照,给了舞剧《红高粱》很多启示。”
剧情简介
舞剧《红高粱》的情节划分与张艺谋的电影版本多有类似,基本保有了小说原著以及电影《红高粱》故事的主线情节,塑造了“我爷爷”、“我奶奶”、罗汉大叔等个体人物以及众乡亲的群像。但在许多内心戏的诠释上有着更为独到、也更为强烈的诠释。颠轿、野合、祭酒、丰收、屠杀、出殡六大章节,每个章节都主题鲜明,完整地讲述了一段关于“生命力”的故事:生活在高粱地里的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使人热血沸腾。全剧最令现场观众震撼的一幕出现在剧尾:墨水河畔“我爷爷”和众乡亲一起祭奠亡灵,他们前仆后继、誓死抗争。舞剧借由肢体语言来表达浓烈的情感,不仅仅是爱情、民族情,甚至还包括最原始的生命力,男人、女人与土地、生活的情感。即便是对剧情特别熟悉的观众,也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新鲜感和震撼力。
分幕介绍
"生如高粱,死如烈酒"
【序】
1939年,墨水河畔,高粱红了,如咣洋血海。我爷爷弯腰摆酒,摆出我奶奶的一生......
【颠轿】
那一年送亲路上,我爷爷把花轿颠得象高粱起伏,颠出我奶奶一肚子的苦水。她被亲爹以一头驴的价钱许给了烧酒锅的麻疯掌柜。我爷爷和罗汉大爷眼睁睁地看着我奶奶入了洞房。
【野合】
第二天回门路上,我爷爷劫走了我奶奶。没人知道那天高粱地里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我奶奶笑着走了出来。当天夜里麻疯掌柜离奇死去,我奶奶面对中伤倔强不屈。
【祭酒】
日子慢慢过去,我奶奶当上了烧酒锅的新掌柜。就在新酒出来的那天,我爷爷突然出现了,激起我奶奶心里的涟漪。罗汉大爷知道烧酒锅有了新主人,他作别众伙计,孑然离去。
【丰收】
高粱熟了一茬又一茬,我父亲豆官长大了。那天在高粱地里,我父亲第一次见到了我奶奶经常提到的罗汉大爷。人们在收获的日子里欢天喜地,不知危险将近。
【屠杀】
鬼子说来就来,罗汉大爷为救我父亲被抓。鬼子逼着小伙计把罗汉大爷生生剥皮。我奶奶人送行。那是我父亲这辈子见过最壮观的出殡。人们象从高粱地底爬出的一样,毅然决然地迎着鬼子的枪炮而去。
献给那个年代激荡在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
无畏地给罗汉大爷敬上最后一碗酒,后来发生的事在我父亲的记忆里一片血红。
【出殡】
墨水河畔,纸钱漫天飞舞,我爷爷领着众乡亲给死去的
文华奖
文华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设立于1991年,最初为一年一届,1998年起改为两年一届,2004年第11届文华奖起改为三年一届,与“中国艺术节奖”两奖合一,放在艺术节上评选。多年来,文华奖评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的原则。对于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艺术院团凝聚力,促进全国艺术创作,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