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的约定》—世界梦幻动漫炫彩音乐会

2016年2月20日 ,《龙猫的约定》—世界梦幻动漫炫彩音乐会在 上海城市剧院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6.02.20

上海城市剧院

以演出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演出详情

简介:

上海轻音乐团倾情打造的“《龙猫的约定》——世界梦幻动漫炫彩音乐会”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台以电声为主、全新配器的动漫音乐会。钢琴与合成器的配合,形成多种炫彩华丽的音色,再加上电声乐队和小型管弦乐队及多媒体视觉画面的配合将会把观众带入一个奇幻的动漫世界。

音乐会的指挥、钢琴由全能型上海音乐人朱林蕾担任,他曾荣获亚太国际肖邦钢琴比赛大奖。音乐会演奏曲目涵盖香港、日本、欧美的经典动漫作品,更有上海轻音乐团匠心独运的动漫音乐“串烧”曲目。喜欢动漫音乐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音乐会曲目背景资料

一、日本经典动画音乐

《千与千寻》

由动画大师宫崎骏执导、编剧,讲述了意外来到神隐世界的现代少女千寻在白龙的帮助下拯救父母以及重回现实世界的奇妙经历。《千与千寻》凭借304亿日元的票房至今仍是日本影史票房冠军,并成为至今唯一一部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熊奖的动画片和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外国影片。

《魔女宅急便》

原作是曾获国际安徒生大赏的日本女作家角野荣子,经过宫崎骏的动画功力,再次将观众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1989年日本公映后,当即成为了卖座第一的电影。

相传,魔女家庭的少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魔女,必须经过社会实践的考验。琪琪利用自己会飞行的本领,在面包店打工和送快递。完全没有工作经验的她,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和不解。她的出现,为平静的小城带来一场不小的风波。经过许多的小波折后,琪琪终于成为了一个合格的魔女。

《哈尔的移动城堡》

宫崎骏继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之后,在2004年冬推出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改编自英国的儿童小说家黛安娜•W•琼斯的《魔法师哈威尔与火之恶魔》。这是继1990年《魔女宅急便》后,宫崎骏又一部带有浓厚原著色彩的作品。

故事以战争前夜为背景,描述住在小镇的三姐妹,其中的大姐苏菲是位制作帽子的专家,但她却因此得罪了女巫,从18岁的美少女变成了90岁的老太婆。她惊恐地逃出家里,但又进入了一座移动的城堡,她和不能与人相恋但懂魔法的哈尔,谱出了一段战地恋曲,并且和城堡里的其他人一起想办法解开身上的魔咒。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原声音乐,多由日本著名音乐家久石让操刀。久石让1950年生于日本长野,自小接触古典音乐,四岁便与铃木慎一学习小提琴。1969年进入国立音乐大学作曲科,钻研现代音乐作曲。事实上,久石让除了电影配乐外,他对现代作品的造诣颇深,并深受菲利浦葛拉斯(PhilipsGlass)、史提夫莱奇(SteveReich)、史托克豪森、约翰凯吉(JohnCage)以及日本近代作曲家武满彻、三善晃的影响。

音画俱佳的《天空之城》中他使用了爱尔兰民谣音乐以电声,合成器为主,加上圆号,童声合唱,钢琴小品等等配合;天真的《龙猫》音乐则充满了童趣;《小魔女宅急便》则糅合了吹管乐与美国乡村音乐与民谣风格;《幽灵公主》的音乐更具日本传统音乐,经交响弦乐团的演奏,弥散着时代的空灵与神秘;《千与千寻》更体现了久石让在把握题材与音乐表现上的自如,音乐色彩斑斓又不失大和民族的特色。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久石让根据宫崎骏对这部动画片的印象诗、角色设定等创作,音乐浅尝低吟又温馨安逸,行云流水,同样超现实,同样美不可言。

二、欧美经典动画音乐《料理鼠王》

2007年由皮克斯动画制作室制作、华特迪士尼影片出版的一部动画电影。故事讲述一只原本注定在垃圾堆度过平淡一生的小老鼠瑞米,梦想成为站在世界之巅的美味大厨。一次偶然机会,瑞米来到了厨神餐厅,认识了资质平平却认真的学徒林格尼,瑞米帮助他做出一道又一道精美大餐。最后他烹制出全巴黎最棒的普罗旺斯焖菜,成就了一个厨房神话。

电影音乐从法国国歌《马赛曲》开场,紧接一段浪漫的华尔兹舞曲,乐迷进入拥有顶尖餐厅的花都巴黎。《ThisisMe》在不到30秒的乐曲里,就换用了木管、风笛等超过8种乐器来展现鼠王小米的魔法才华,随后用手风琴萨克斯风及通透的琴声,点出巴黎浪漫欧洲的气息。《WallRat》用昂扬的小提琴及清脆的角铁,点出小米的大梦想。尔后无论手风琴或大提琴变奏都极具感染力,在《AnyoneCanCook》乐曲中证实了人人都可以成为食神。

三、动画音乐“串串烧”

《天空之城》

主人公少年巴斯是矿工机师的徒弟,这一天收工时,发现天上有个亮晶晶的东西正在慢慢地下落。是什么?UFO?他飞也似的跑过去,发现是一个好可爱的女孩子,在一团蓝光的包围下从天上飘下来了……第二天希达在巴斯的房间里醒来,发现房里有一张“天空之城拉普达”的照片。这是巴斯的父亲冒着生命的危险历尽艰险才拍到的真正的天空之城,但除了斯威夫特之外,没有人相信他。于是父亲在郁郁寡欢中去世了。巴斯发誓,一定要向他人证实,世上真的有天空之城存在!本片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开山之作,宫崎骏受到《格列佛游记》的启发写出了这个故事,并亲自担任监督将其制作成动画电影推出。

《加勒比海盗》

故事发生在17世纪,传说中海盗最为活跃的加勒比海。风趣迷人的杰克•斯伯洛是活跃在加勒比海上的海盗,拥有属于自己的“黑珍珠”号海盗船。对他来说,最惬意的生活就是驾驶着“黑珍珠”号在加勒比海上游荡,自由自在的打劫过往船只。但不幸的是,他的仇敌,老谋深算的巴尔巴罗萨船长偷走了他的“黑珍珠”号。巴伯萨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坏蛋,他抢劫了杰克的"黑珍珠号"后,更加猖狂,在加勒比海上横行霸道,一时成为整个加勒比海的霸主……

负责《加勒比海盗》电影配乐的是由电影音乐中生代大将汉斯季默(HansZimmer)担任专辑的监制,并从自己所创设的电影音乐录音创作机构MediaVentures找来旗下新面孔KlausBadelt掌舵。与季默一样来自德国的巴德特,投身德国电影圈与广告界多年,98年经由季默引荐入主好莱坞影音国度,陆续参与《变脸》、《全民公敌》、《红色警戒》、《埃及王子》等片的幕后音乐工程,2000年更倍受重用穿梭于《M:I2不可能的任务2》、《神鬼战士》与《X战警》等超强钜片,更与恩师汉斯季默共同担任《神鬼战士》的原声带制作大任。巴德特带领HollywoodStudioSymphony这支专为好莱坞电影担任配乐的乐团,在十足专业的演奏下,缓板、慢板、快板的方式点出本片的澎湃大海史诗配乐,透过阴郁的提琴声、悲柔的弦乐声、急促的铃响鼓击、凝重的哀悼曲式,完整的显现出这部冒险传奇钜作,是张情感与格局兼备。

《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

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是他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完成于1788年,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念。这首交响曲虽然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但还是促使当时的绝对音乐向前迈进了一步,当它在十九世纪初于莱比锡演奏之际,曾受到“战栗”或“沉缓”等字眼的评语。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步步接近浪漫派的作品。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永远同在》

此曲为《千与千寻》的结尾曲,而木村弓也因为主唱此曲而为中国观众所熟悉。在《千与千寻》中,擅长民谣的木村弓以她对日本民族音乐的领悟,创作了堪称精华的片尾曲《永远同在》,歌曲主要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卡农》

现今为止最受全世界人们喜爱的古典音乐作品,被改编成现代乐曲后,曾称霸美国公告牌流行音乐排行榜长达百周以上。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统计,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重新演绎并出版的《卡农》版本达2000余种。而实际上,《卡农》仅仅是一首全长仅5分钟左右的音乐小品,但它却带来了327年的奇迹,而且还会经久弥新。许多交响作品里都会用《卡农》的技巧部分,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等。

《麦兜响当当》

故事从麦兜灰色的幸福开始讲述——暑假,当小朋友都到新西兰滑雪、到北京大学学普通话、到剑桥学英文的时候,家境贫寒的麦兜因为妈妈北上武汉做食肆生意,只好被送上武当山学习太极拳。武当山上没有电视、没有空调,在孤单的夜晚里,麦兜忍不住寂寞,常常独自落泪。但他仍然坚持勤学苦练,终于以一套又闷又慢的太极拳参加“打遍天下无敌手世界幼儿园武术大赛”……

《功夫熊猫》

美国梦工厂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刮起全球熊猫旋风,掀起世界功夫热潮。熊猫阿波是小面馆里的小伙计,和平谷里公认的最懒的动物。虽然天天做梦都相当功夫皇帝,可性格决定命运:他阿波就是个一无是处的无名之辈。时逢强敌入侵,谷中动物合议举办武林大会选出一位武林高手带领大家抗击外敌。好死不死,阿波也无意中闯入了比武大会场地,先知一语惊倒在场所有高手,这个超懒熊猫,竟然就是肩负拯救整个和平谷使命的“救世主”……

好莱坞作曲大师汉斯•季默和约翰•鲍威尔联合创作的本片配乐,引入精彩的中国音乐元素,让中国观众听起来耳熟能详,宾至如归。影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是一个羽调式的主题。用了很多那种电声铜管音色,合成器弹出来的那种铜管音色的感觉。然后那种滑奏,带有一点摇滚式的语言特点。出来的这种效果其实更具有爆发力。《功夫熊猫》配乐当中我们也能听到些京剧、黄梅调和丝竹管弦的音乐元素。

四、欧美经典动画音乐

《驯龙记》

在博克岛上居住着一个维京海盗的小部落。在这个部落中,力量和勇气是人们最为尊重的东西,因此,与龙的战斗时部落中男人的一种特殊而平常的生活方式。不过对于奇布卡来说,他天生的机敏与幽默才是他个人的招牌优势,只不过在这个野蛮的部落里根本无人欣赏,尤其是部落的酋长,而且碰巧这个酋长还是他老爸……不过阴差阳错中,奇布卡还是和其他的维京少年们一起开始了他们的战龙训练。为了证明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战士,奇布卡满怀希望的出发了。然而却只遇到了一头受伤的小龙,此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让奇布卡和小龙成为了生死战友。而此时,奇布卡的这个成人仪式已经不知不觉的变成了影响其部落未来的重大事件……

英国配乐师约翰.鲍威尔(JohnPowell)继梦工厂的《功夫熊猫》,《小鸡快跑》,《小蚁雄兵》,《史莱克》等影片后的又一部配乐作品。鲍威尔则直观地将现在的北欧音乐和西欧凯尔特文化融合,成就了现在的《驯龙记》配乐。音乐始终都以极具凯尔特民族风格的快步舞曲为基调进行创作——奔放,流畅,完全有别于其他的同类型配乐作品,再加上运用了苏格兰风笛,挪威哈登根琴,爱尔兰哨笛这样的欧洲传统乐器,让音乐始终保持在一种浓郁的欧陆风情中。

五、《龙猫》的约定

和爸爸一起搬到乡下的两姐妹,在家旁的一棵大树下发现了只有好孩子才能看见的龙猫TOTORO。其间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而有趣的故事。在宁静的乡间夜晚吹着奥卡利那笛的龙猫,没有华丽的色彩,一切都是淡淡的自然的,有一丝感伤,她们种下的每一棵橡树子的发芽都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梦想,在《龙猫》中,没有一句台词甚至没有出现过几场的龙猫,成为我们永远的至爱。《龙猫》用孩子最纯真、开朗的神色眺望大人的世界,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传统心理,同时反映了对大和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环境赋予这个民族的遗产的深厚爱情。

《龙猫》第一个音乐主题来自片头曲,性格属爽朗一类,当父女三人起程去医院探望母亲,就用上这个主题来衬托气氛。第二个音乐主题来自片尾曲,它是用来象征龙猫的,音调爽朗明亮。所以,电影中每当有龙猫出现的时候,几乎都会听到这个音乐主题或是这个音乐主题的变奏,例如以下几个场面:次子初次发现并追踪小龙猫、次子与龙猫共睡、龙猫带草子次子姊妹飞上天空就是。第三个音乐主题跳跃感很强,配乐大师用这个主题来呈示大自然的可爱,故此电影一开始,大卷一家前往村屋时,就响起这个音乐主题了。第四个音乐主题是非常深情的,像是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由衷赞叹。在草子次子跟龙猫一起催促橡树快高长大时,就响起这深情动人的音乐主题。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