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 至 2014年10月2日 ,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在 南京人民大会堂 精彩上演。
2014.10.01 - 2014.10.02
南京人民大会堂
以现场为准
请提前60分钟入场
一、背景介绍
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是根据美国著名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的畅销书《相约星期二》改编。
大陆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经为该书在大陆发行写了长篇序言,对该书作了高度的评价。该剧深刻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也让戏剧不仅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而且体现它的教育理念。
该剧由国际大导演杨世彭博士导演,台湾著名戏剧表演家金士杰,卜学亮演出,2011年8月于台湾第四次巡回演出,引起巨大反响,场场爆满。2012年3月台湾第五度盛大巡演。
二、剧情大纲
没有学分的一门课 最深刻的生命对话。
一位体育专栏作家米奇毕业16年后,在自己的许多理想中迷失了自我。偶尔从电视上 看见大学时期的教授莫利,当时莫利罹患了「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简称「ALS」 俗称「渐冻人」),无药可医,只剩下最后几个月的时间可以存活,米奇决定启程与教授相见……
莫利利用生命最后的几个月,把自己的生命经验与感动教授给这位世故冷漠、追求物质的学生米奇。14个星期二的时间,一连串生命的对话……
这一门课没有课本,也没有阅读书单,可是谈到的题目可就多了,爱情、工作、家庭、小区、宽恕、老年……还有死亡。这门课在星期二,只有一个学生……
教授与学生星期二的相约,展开一场又一场「既幽默又触动人心」的生命对谈……
三、导演介绍
杨世彭
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美国夏威夷大学戏剧系艺术硕士(主修导演学),威斯康辛大学戏剧博士。
美国科罗拉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戏剧舞蹈系荣休正教授、系主任及剧场主任;兼任全美著名的科洲莎翁戏剧节艺术及行政总监长达10年,制作大型莎剧40出;香港话剧团荣休艺术总监。
曾出版中英文专书7本,中英文论文、散文百余篇,剧本创作及中译十余本。
舞台剧编导作品
曾执导中外名剧及原创剧约70出,其中一半在美国以英语演出。较重要的作品有:果陀剧场《步步惊笑》、《威尼斯商人》、《爱的徒劳》、《小狐狸》、 《德龄与慈禧》、《仲夏夜之梦》、《他人的钱》、《城寨风情》、《谁遣香茶挽留梦回》、《历奇》、《不可儿戏》、《推销员之死》、《恋马狂》、《谁家老婆 上错床》等。
其它经历
香港政府"铜紫荆星章"得主。
香港演艺学院名誉院士、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名誉客座教授、国立台湾大学杰出校友。
曾任美国戏剧协会理事三年、亚洲戏剧组主席及副主席各两年。
曾任台湾国家剧院音乐厅总顾问。
2005-2006年担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姚一苇剧场美学讲座教授"。
2008-2009年担任国立台湾大学戏剧系客座讲座教授。
四、演员介绍
1、金士杰
兰陵剧坊创始团员,台湾剧场界最重要的创作者之一,多年来一直从事于舞台剧表演及编导工作,于1984年获学术交流基金会傅尔布莱特艺术家奖金赴美研读。曾任教于台北艺术大学。
得奖经历
2009年台湾文艺奖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获壹戏剧大赏最佳男主角奖
舞台演出作品
果陀剧场:《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步步惊笑》、《针锋对决》、《巴黎花街》、《ART》、《莫扎特谋杀案》
表演工作坊:《威尼斯双胞案》、《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千禧夜,我们说相声》、《暗恋桃花源》三版、《我和我和他和他》、《新世纪,天使隐藏人间》、《一夫二主》、《红色的天空》、《暗恋桃花源》再版、《这一夜,谁来说相声?》、《暗恋桃花源》
台北故事剧场:《你和我和爱情之间》
兰陵剧坊:《荷珠新配》、《包袱》、《猫的天堂》、《父与子》、《悬丝人》、《社会版》、《冷板凳》、《代面》、《摘星》、《今生今世》、《演员实验教室》
编导作品
《意外死亡(非常意外!)》、《包袱》、《荷珠新配》、《悬丝人》、《冷板凳》、《今生今世》、《家家酒》、《明天我们空中再见》、《萤火》、《永远的微笑》等。
影视演出作品
电影《暗恋桃花源》、《恐怖份子》、《棋王》、《征婚启事》、《春风得意梅龙镇》、《胜者为王》、《停车》、《白银帝国》、《外滩》等;
电视剧《我可能不会爱你》、《贞观之治》、《地久天长》、《花开花落》、《无私的爱》、《我们一家都是人》等。
其它经历
出版剧本《金士杰 剧本I:荷珠新配.悬丝人.今生今世》、《金士杰 剧本II:家家酒.明天我们空中再见》、《金士杰 剧本III:萤火.永远的微笑》。
2、卜学亮
1985年参加《TV新秀争霸站》一鸣惊人。之后陆续参与《好彩头》、《鸡蛋碰石头》等节目的主持和演出。退伍后,以《我们一家都是人--台湾精神》里"恰吉"一角,掀起狂潮、风靡全台湾,唱片单曲《子曰》红遍二岸三地。
舞台剧演出作品
果陀剧场《步步惊笑》;表演工作坊《又一夜,他们说相声》、《在那遥远的星球的一粒沙》;如果儿童剧团《谁是圣诞老公公》
影视演出作品
电影《长大的感觉真好》、《超级天兵之机车班长》、《征婚启事》、《五月之恋》、《爱到底》、《命运化妆师》;电视剧《公主小妹》、《翻滚吧!蛋炒 饭》、《终极三国》、《往左往右之幸福会馆》、《波丽士大人》、《流星花园》、《爱无限》、《爱似百汇》、《醉后决定爱上你》等数十出剧;卡通电影配音 《海底总动员》。
其它经历
电视主持《超级星期天》、《好运旺旺来》、《装亮你家》、《阿亮单车日记》、《好主意•好生意》等数十个节目。广播节目主持飞碟电台《周末亮一点》、 《周末飞碟午餐》、《开机说亮话》。个人音乐专辑《我爱阿亮》及《阿亮爱我》、数百场活动主持活动代言;《波卡洋芋片》、《丽宝建设-阿亮的家》、《魔术 灵-清一下》等数十部广告演出作品。中国大陆山东卫视《天使任务选》节目主持、《笑声传中国》嘉宾主持;湖南卫视《节节高声》嘉宾主持。
得奖记录
2000年与2001年台湾电视金钟奖综艺节目主持人奖
2005第40届电视金钟奖"文教信息节目主持人"入围/非凡《好主意•好生意》
第9届金曲奖"最佳说唱唱片"奖/《又一夜,他们说相声》
2007年两岸三地《港台华语节目风采主持系列奖项》激情阳光主持奖
五、果陀剧场介绍
--今天,想看什么好戏
果陀剧场1988年从只能容纳一百多位观众的兰陵剧坊地下室以《动物园的故事》独幕演出开始创作的步履,多年来,藉由「分享美好世界」的精神,阐扬人类良善本质及人性共通的生命价值,并发挥在舞台剧及歌舞剧丰沛的创作力,成为华人世界独树一格的表演团队。
果陀剧场「果陀」这个源自梵文的字,已经在台湾的现代剧场中呈现出它内在的意涵--「希望」。果陀创团至今25年、已有60余出作品,内容取材古今中 外、包罗万象,果陀戏剧已走遍世界四十多个大小城市,登上八十多座舞台,演出超过千场,观众直逼两百万人次。未来,果陀仍旧要用戏剧持续赞颂 -Wonderful World!
果陀创团至今重要演出剧目:
《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我爱红娘》、《傻瓜村》、《步步惊笑》、《针锋对决》、《巴黎花街》、《我要成名》、《开错门中门》、《我的大老婆》、 《跑路天使》、《ART》、《城市之光》、《再见女郎》、《情尽夜上海》、《莫扎特谋杀案》、《吻我吧娜娜》、《淡水小镇》、《天龙八部之乔峰》、《淡水 小镇》、《灯光九秒请准备》、《动物园的故事》等。
与果陀合作过的艺人
金士杰、李立群、蔡琴、顾宝明、张雨生、白冰冰、卜学亮、唐从圣(从从)、黄小琥、江美琪、天心、刘亮佐、巫启贤、陈志朋、黄志玮、刘雪华、齐豫、黄韵玲等。
六、演出记录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2011年2月首演时,轰动全台,不断刷新加演记录,一口气演了30多场,成为台湾话剧首版演出场次最多的佳作,迄今为止在两岸三地演出的场次即将破百场,创下票房连续爆满的佳绩,吸引了十多万观众到场观看。
七、名人推荐
1、北京首演名人推荐
著名导演•李少红:
演出太精彩了!《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课!一次灵魂的对话!
著名导演•宁浩:
金士杰老师的表演非常精准。两个人的戏很难弄,导演对剧作极简的处理我很喜欢。整部戏以精巧的方式,达到了一个比较深的位置。
知名评论家、翻译家•童道明:
一出精品戏。卜学亮有非常动人的表演,他不标准的普通话原本可能让人不习惯,但最终是大大增加了该剧的谐趣。金士杰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因为长期醉心于舞台,你看他的表演,他整个人都是完全属于舞台的,从内到外都有一种有别于一般影视演员的独特气质。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阿丘:
快餐化的戏剧演出市场,让大家已经习惯了有热点有段子有调侃映射的一味迎合当下趣味的话剧,却突然被清淡朴实简单感动得手足无措...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泽群:
向伟大的戏和伟大的演员致敬。《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给我们补课!我们可以不与芸芸众生合群,但一定要与自己心灵和谐。
知名编剧、策划人•史航:
原书我不甚感动 ,但金宝阿亮将一个瘪气球吹涨了,好圆满。患渐冻症的教授如年老的摩菲斯特,被老对手上帝一处处点穴,但他还是要善用最后时光,教唆阿亮那位自以为是的青年浮士德,如何去品尝人生的晨露。我们凡人会哭,摩菲斯特始终在微笑。
《天下第一楼》编剧•何冀平
戏非常好看,感人,剧本好。这种本子很难写,竟然三个小时,靠两个人物牢牢吸引住观众,这真是本事。翻译得好,很流畅,台词里面的俏皮处应是最难掌握 的,美、中各有说法,但都很恰当,每处,以至细微处都能引起观众共呜。此戏的特点也在于此,故而非常重要,翻得准确又不失风格。
整体都好,景、光、音效都很现代、简洁。两个演员一流,金先生演技超高,卜先生塑造了一个可信的年轻人。而我们深知,这一切都是导演的功力。
演员•柯蓝: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是温润的.演员的魅力随着剧情的发展慢慢洋溢在空气中不经意地挑拨着观众的情绪.关于爱关于死亡这些永恒的话题总得提醒自己要随时做好准备.希望到必须面对的时候我也可以拉着爱的人的手坦然面对。
2、上海首演名人推荐
节目主持人•作家蔡康永:
这出戏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词,那就是教授说:死亡并不是一个肮脏的字眼。对于中国人来讲谈起死亡似乎是非常的忌讳,这出戏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练习面对死亡。这样你的一生才会有意义。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喻荣军:
金士杰把表演化作无形!信手拈来,不露痕迹,炉火纯青!这是一出你需要静心细品的作品,其韵味飘在戏外,会缠你很久。
戏剧制作人•袁鸿:
值得赞!金士杰的表演堪称炉火纯青,语言和形体没有一丝多余,塑造出莫利教授那张有生命力、幽默的脸孔。成长、给予、宽恕、爱和死亡,这些老套的话题却被他出神入化如春雨润物无声。在两岸戏剧都有点浮躁之际,甚为难得!
昆曲王子•张军:
除了昆曲,好久没有这样让我沉浸和感伤的戏了。戏里,莫利说:没有人能够单独生存;我们必须彼此相爱或者死亡。
著名导演•李伯男: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看后很激动,堂堂精彩,另外附送一台表演课!金士杰先生的表演具有表演艺术的欣赏价值和审美价值。。钦佩!
著名导演•周可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一出温情感人的哲理戏!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戏本身就是一门课,而剧院是课堂,观众是旁听生,共同聆 听莫里教授在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时所思考的终极命题:关于死亡、关于爱与被爱、关于婚姻、关于孕育生命、关于宽恕…人生最大的荒诞之处在于:只有当我 们一点点失去了对肉体的控制时,精神才会在这腐朽的身体里一点点复苏!感谢两位演员朴实真挚的表演!尤其是金士杰先生,藉莫利教授之口,分享着自己许多的 人生感悟!我喜欢这样的演员,把自己奉献给角色,把自己奉献给观众!
著名歌手•李建复:
看《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是会让你想很久,旁边的人都哭了,可能我一直在思考吧! 冲击是漫漫淹没过来的,一直到看到金士杰与卜学亮到谢幕的时候,看着他们真诚的感情,眼眶发润,真是一出探讨生死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