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7日 ,魔幻诗剧《从前有个山》在 北京展览馆剧场 精彩上演。
2016.08.27
北京展览馆剧场
以演出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套票优惠】自2016年8月19日起,购买本演出门票买一赠一,请点击相应套票购买。
【中华沿途•文脉轶梦】文化项目系列之
魔幻诗剧《从前有个山》
一、项目名称与类型
大型舞台剧——《从前有个山》,是以中国上下五千年诗词、曲赋为台本基础和表演素材,借取现代舞及先锋戏剧中的肢体表演与现代吟诵、唱赋(唱和)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新视听手段和观赏氛围营造的新型剧场演出项目。
剧目呈现极具个体特征,全新创意,全新整合舞台手法,是创造性、实验性、意象化的前卫、现代剧目风格样式,同时还是从探索意义上对华夏远古“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溯本求源,对汉代乐府、唐代乐舞等等古代艺术形式一种文化符号上的呼应、返璞归宗。
二、总体风格和艺术特征
观心,自省,反思,重新察照身与灵、外化与内在。
作品以老庄的宇宙时空观为灵感依托,把人文科学对中华古典文学研究的成果与编创者个性化感应的理解相结合,以现代视觉手段、舞台表演手段再现中国古典艺术“境与象、天与人、空与灵”的美学意义,实现一次唯美纵情、酣畅恣意、观映前生今世的时光通灵之旅。
古之先贤有云:亡国必先亡士!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士气”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我们创作的初衷,是欲从诗词曲赋这样一个文学源头探寻中国士者(知识分子)的灵魂世界,而随着不断深入和沉醉于文本的解读、再创,我们更希望能以此激发当下中国文人对脊梁意识、家国情怀的自我检视。
我们是谁……谁是我们……
在说什么……想说什么……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我们融入了对古典艺术新的研读和思考,但绝无意去诠释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终极命题,也无意直抒这些诗词曲赋的涵义与价值,一切尽在诵赋、舞蹈、音乐中。
这是对先贤的尊重,也是留给观众的自我解读空间。
舞台上听不到传统意义上字正腔圆的端庄朗诵,一切都以心境、意境、情境的铺陈、回转、递进、爆发而低吟浅唱或狂放长啸;我们不以考证、揣摩、再现“纯正”的古典舞姿为方向,而是直接以现代肢体元素畅快淋漓地传递今人的理解和诠释;水墨泼洒出的工笔写意通过数码化、国际化的新视觉演示,会带给观众耳目一新却有似曾相识的美感。
所有的唱和、起舞、光影……都将是弥散解放了的自由、舒张!由心生境,由境入冥,由冥映象。
三、演出内容介绍
共分为六场,分别为:从前有个山、从前有个水、从前有个人、从前有个剑、从前有个酒、从前有个梦;预计时长90分钟。
我们以华人耳熟能详的童谣“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为引子,将中国传统诗词曲赋中有关山、水、人、剑、酒、梦的意境与心象“下载”“移魂”到现代舞台上。
所有的诗词曲赋,被重新分解、组合、映照、异化、再释……依照它们情感蕴意和文化表征的内在逻辑关系,再现古代文人志士忧国悯世、砥砺德行、义薄云天的风骨与节操。同时,也对古典诗词曲赋中隐含、折射出的人性人格的矛盾和魅力,从传统意义和现实思考的不同角度进行了揭示性解读。
山,凝重,威严,险峻,不可撼动也难以逾越,仿佛几千年的林林总总扑面袭来,侠士义士壮士,绵绵不绝……
水,静纯,淼渺,浩荡,可冰封着千古豪情,也可狰狞奔泻变桑田为沧海。浪卷云涌,潮起潮落,人生几何……
人,天地之尤物、精灵,却纠结于欲念与现实、桎梏与解脱之轮回,生命的意义仅仅是存在吗?存在,依托于什么……
剑,可杀人也可自戕。豪放不羁的畅快,隐不去浪迹四方的清冷;弹剑放歌,相忘于江湖,或许实是无法割舍的那个情怀……
酒,可浇愁,亦可壮行!劝君更尽一杯酒——能道不尽壮志未酬,品不尽苦甘滋味;也能醉里挑灯看剑,笑谈生前身后名……
梦,是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它能把一切不可能化作可能,是未曾熄灭的永恒烛火!心不死,梦就在……
山也好,水也好,人、剑、酒、梦也好……都不过是幻化了的墨客侠士的符号。纵然千年轮转,它们依旧在现代文明的夜幕中,透射着独具个性、难以言喻的神秘荧光。
主创团队:
导演/文学脚本:田戈兵
作曲:梁剑峰、Piotr Kurek(波兰)
编舞:王亚男
视觉设计:Fabien Iliou(法国)
服装设计:马德帆
灯光设计:Valerio Tiberi(意大利)
音响设计:金少刚
文学编审:陈超
平面设计:Tobias Zaft(德国)
【导演/文学脚本 田戈兵】
剧场导演,独立艺术家,自由撰稿人和艺术策划人。毕业于中国中央戏剧学院,八十年代末开始参与北京的独立剧场活动,较早的开始尝试视觉艺术和剧场现场以及非剧场方式的混合创作,对剧场的叙述方式具有许多观念性的颠覆和创意。1997年创立“纸老虎”戏剧工作室;1998年开始的一系列的创作活动,以现实生活为材料,对中国当代现实进行强有力的揭示和戏剧性重构,充满幽默和力量。作为一位戏剧作家、导演、自由撰稿人,田戈兵作品出现在香港、新加坡、东京、柏林、巴黎、安特卫普、苏黎世、慕尼黑、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和重要的国际艺术节,其独树一帜的“异托邦”式的当代剧场美学渐趋成熟。今年,应波兰克拉科夫老剧院特邀担纲剧目《十诫》导演,引发国内外关注,更激起国内戏剧界“为何波兰戏剧在中国被热捧,波兰却盛邀中国艺术家执导体现西方核心文化的剧目”的讨论,“田戈兵现象”成为一个舆论热点。
【作曲 梁剑峰】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音乐总监,国家一级作曲,音乐制作人,也是杰出的吉他演奏家。为“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首次发行专辑而制作的《美丽能量》,在日本取得了销售200万张的成绩,销售额达6千多万日元;之后制作的《辉煌》、《敦煌》、《圣诞》、《王洛宾作品音乐专辑》等数张专辑,累计销售CD、DVD过千万,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北美等地区掀起了强劲音乐“中国风”;2006年获得华语最权威音乐排行榜提名“最佳制作人”。梁剑峰的音乐创作涉及电影、话剧、舞蹈、戏曲等多种跨界合作,2006年与日本音乐家喜多朗合作音乐作品《大地轻声》,2010年与郎朗合作《御龙在天》,同年为电影“太空侠”电影配乐作曲。先后多次与导演田戈兵、演员王珮瑜、钢琴家郎朗、李云迪、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等合作,多次受托为国内一线明星制作(监制)唱片,如汪峰、杨坤、许巍、沙宝亮、周迅、瞿颖、羽泉、叶蓓、老狼等。
【编舞 王亚男】
现代舞蹈家,舞蹈编导,“纸老虎”工作室行政总监,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十六岁参加全国舞蹈比赛获得大奖,毕业后进入东方歌舞团,担任主要演员,屡获全国“桃李杯”“孔雀杯”“荷花杯”“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其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剧中饰演三个不同年龄段的角色,该剧被收录于舞蹈学院舞蹈教程。曾连续7年担任《正大综艺》舞蹈总监,任奥运会晚会编舞、大运会闭幕式编舞,为中国国家体育队双人花样游泳比赛舞蹈编舞并获得国际金奖。1999年至2009年与生活舞蹈工作室合作演出《生育报告》《身体报告》《37度报告》等多个作品,巡演于法国、美国、德国等世界各大城市及艺术节,曾获得瑞士苏黎世戏剧节ZKB大奖。2004年创立乐涩舞蹈工作室,主要作品《乐涩1》《乐涩2》《虚拟爱情》《房子》《对话》等。曾获荷兰Deon基金会“青年编导计划”及“China-A-Moves”中欧青年编导专案支持,与法国视觉艺术家、音乐家及德国舞者合作创作并获歌德学院邀请,赴巴塞罗那、阿姆斯特丹、奥斯陆、哥本哈根、首尔、澳门等地演出。
【视觉设计 范奕Fabien Iliou)团队】
法国艺术家范奕Fabien Iliou,毕业于法国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作为设计师和创意总监,他将艺术思维、创新概念以及几何图形与错视艺术方面的研究带入展览、舞台视觉与商业空间等领域创作中,常用简单的视幻来吸引观众注意力,传递出多维图形体验。他和华裔妻子燕希等组成的设计团队,与国际知名博物馆和美术馆合作,创作历史文化类展览与视觉互动装置,如法国电影博物馆、巴黎凯布朗利博物馆、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以及巴林国家博物馆等。团队项目还包括:罗马西班牙广场3D投影灯光秀,米兰世博会开幕,ARMANI40周年高级定制时装秀,中国国家大剧院大雅国风音乐会,话剧《唐璜》(2015意大利版)等;宝格丽品牌全球历史回顾展,先后于罗马展览宫、巴黎大皇宫、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震旦博物馆与东京国家博物馆展出;创作的巨型“黑钻石”艺术装饰,在巴黎大皇宫玻璃圆顶下成为一大亮点;融入多种高科技手段的装置设计,在美国纽约、旧金山与休斯顿等地的国家级博物馆展出。
视觉创意团队中还包括著名的意大利米兰斯卡拉剧院灯光设计师、舞台灯光设计课程导师Valerio Tiberi.他的代表作品众多,其中被中国观众所熟知的如:芭蕾舞《天鹅湖》、歌剧《诺玛》、音乐剧《猫》《皮诺曹》、莎士比亚话剧《哈姆雷特》《第十二夜》《温莎的风流娘们》等。意大利视频与音频尖端技术专家Luca Murer是团队另一位重要成员,由他设计的技术程序与系统横跨舞台演出、商业活动以及展览空间等领域,在国际范围内拥有知名度。
【服装设计 马德帆】
马德帆人称马先生,中国电影集团美术师、服装设计师、跨界艺术家,西安人,毕业于清华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曾在多部著名影视、舞台作品和大型文化项目中担任服装设计。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宣传片及国家形象宣传片服装设计;影视服装设计代表作如:电影《微爱之渐入佳境》(2014年/导演顾长卫)、《白鹿原》(2010年/导演王全安)、《山楂树之恋》(2010年/导演张艺谋)、《云水瑶》(2006年/导演尹力)、《台湾往事》(2004年/导演郑洞天)、《周渔的火车》(2002年/导演孙周)、《炮打双灯》(1993年/导演何平)。作为跨界艺术家,她多次被邀请举办个展,如:2012年深圳园博园“茶绣书衣”个人艺术展,2013年北京璃墟国际艺术中心“聽”个人艺术展;2014年与法国艺术家Judith Debruyn在北京璃墟国际艺术中心举办中法建交50周年“痕”双人展,2015年与法国艺术家Judith Debruyn在法国巴黎举办“Parfums d´encre”双人展等。马先生的工作室被称作“茶绣书衣”的空间,这四个字放在一起,就是先生精神世界最美的呈现。
【平面设计Tobias Zaft】
德国跨界建筑师,观念艺术家。2007年于德国斯图加特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同时取得为期两年的德国国家艺术奖学金;2009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后,工作生活于北京及汉堡。2009年的《钉杠锤》是他首次在北京公共空间领域做艺术表达的成功尝试,该作品同时引起德国及中国媒体的极大关注,后被邀请参与德国外交部在中国持续三年的⽂化项目“德中同行”,广场互动作品《少林寺》先后在武汉、沈阳及上海展出。2012年,应邀参与“中国德国⽂化年”展览项目,展出作品《黑白颠倒》;同年与韩国舞蹈艺术家合作,在北京798当代艺术区推出城市空间印象作品《F城》。2013年在德国汉堡蒙克大街两座大楼之间推出作品《凉⾐绳》,在德国引起⻓时间的媒体关注,后被邀请到德国其它城市巡展。2014年,受德国总统高克邀请,出席招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出访德国的迎接午宴。2015年作为跨界建筑师、观念艺术家出席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博览会。
【文学编审 陈超】
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刘曾复、朱家溍、任继愈、林焘、周退密等学术大家,长期从事戏曲、诗词、古籍、书画研究。曾任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教研室副主任、北京京剧院创作研究室主任、姜妙香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幽兰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副院长、格鲁克国际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上海弘依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顾问。为北京大学特聘专家,主讲《昆曲审美》;湖南安陵书院顾问,中国戏曲学院主办“2016年全国京昆剧目传承展演”艺术总监。主编《京剧脸谱艺概》《京剧文献集萃》《哲学世界》,出版著作《京剧文献收藏与鉴赏》《茹富兰的表演艺术》《京剧老照片》等,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