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4日 ,情境音乐会 巴黎•莫斯科 跨界巴扬音乐会在 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 精彩上演。
2014.03.24
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
暂无
巴黎•莫斯科:一场与众不同的音乐会
巴黎•莫斯科:一场与众不同的音乐会
《伯乐计划 巴黎•莫斯科——跨界巴扬音乐会》
时间:2014年3月24日,19:30
地点:上海音乐厅
票价:50(学生票)/100/150/VIP
这是一场
艺术与情感的融合之旅;
乐坛新星与大师的隔空对话;
青年巴扬演奏家与聋人舞者共同演绎的视听盛宴。
巴黎•莫斯科 跨界巴扬音乐会
【音乐会简介】
巴扬手风琴,这件低调而华丽的乐器曾因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谱出了一曲动人的《巴黎莫斯科》。
追寻大师的音乐旅程,乐坛新星许丞、郭盛将携手聋人舞者跨界追忆这段往昔的美好,再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地域文化在融合中绽放的绚烂火花。
从独奏到重奏、从对立到融合,很难说是舞蹈演绎了音乐的灵魂,亦或是音乐传达了舞蹈的情愫。
四个人,两把琴,遥相对望,在这平行的时空里追忆着别人也仿佛诉说着自己。
本场音乐会将带您走进巴黎莫斯科的故事情境,聆听最为华美的手风琴乐章,感受音乐与情感的碰撞,让手风琴与现代舞的水乳交融成为您今春的巴黎莫斯科印象。
巴黎•莫斯科:印象
巴黎•莫斯科,关于异域风情的浪漫联想,常常脱不开这两个城市。而除了浪漫,联结巴黎和莫斯科的还有一种乐器——手风琴。这两个城市对手风琴都是如此地偏爱:巴黎的优雅和善变,莫斯科的感性和阴郁,都在风箱的开合与指尖的交错中,温柔地传递着。
巴黎•莫斯科:印象
一段传奇
关于巴黎•莫斯科的手风琴,还有一段传奇:
也许中国观众并不熟知罗曼•加巴诺夫(Roman Emerine Jbanov)和多米•埃默里(Domi Emorine)的名字,他们是活跃在西方手风琴乐坛上的大师组合,一位来自俄罗斯,一位来自法国。
上世纪90年代,法国奥弗涅的国际手风琴音乐中心,年轻的他们,作为巴扬手风琴国际赛场上的对手不期而遇。从小浸淫法国手风琴音乐的埃默里,演奏充满着“穆赛特”(法国传统手风琴风格)的风味,而加巴诺夫则拥有来自古典主义音乐的、俄罗斯传统风格的演奏特色, 他们的相遇,是两种文化、两种音乐的碰撞,在赛场上势均力敌的他们,就这样产生了爱的火花。
罗曼•加巴诺夫和多米•埃默里
比赛结束不久,加巴诺夫和埃默里就组成了“巴黎-莫斯科”二重奏,爱情的升温和互相灵感的激发,让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组合艺术风格:两种音乐互相渗透,同时保持个性。巴黎•莫斯科,这两个地球上的如此遥远的国度,在他们的风琴箱间,触手可及。
他们音乐会的足迹,从巴黎和莫斯科为起点,至今已遍布欧洲的各大重要音乐厅。而融合了法国与俄罗斯手风琴传统风格的《巴黎•莫斯科》,也成了两人二重奏的代表作品。听过他们音乐会观众都对这首包含深情的曲目难以忘怀。
剧场上演浪漫邂逅
许丞(澳大利亚国际手风琴锦标赛独奏家组第一名获得者)与郭盛(2012年俄罗斯远东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手风琴组第一名获得者),是乐坛新星的手风琴二重奏组合。相异的艺术偏好与性格特质,让他们如此不同:作为独奏家,郭盛的演奏有着俄罗斯式的直率,不露声色中撼动千钧的气势,他对音乐的控制力精准而强大,演奏时气势磅礴;许丞则多了女性的细腻,有着巴黎一样优雅的气质,她能敏感地控制音乐的情绪,精准地拿捏音乐的走向。当这两种不同气场互相遇见,那些火花与灵感的飞溅,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巴黎•莫斯科”的故事。
许丞、郭盛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Y0NTE2NTYw.html (二位艺术家演奏的二重奏作品——自由探戈)
巴扬与现代舞的跨界融合
巴扬与现代舞的跨界融合
本场音乐会更是突破了传统音乐会的形式,力邀来自听障学校的现代舞舞者跨界合作,用舞蹈演绎音乐的灵魂,赋予艺术更多饱含情感、触动生命的力量。
从音乐到舞蹈,从演奏家到舞者,观众不仅可以“听”到他们独奏与重奏时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还可以“看”到他们爱情旅程中所经历的喜怒哀乐……
舞台上,四个人,似真似幻的情境。从《图画展览会》到《追忆往昔》,从《俄罗斯暴风雪》到《巴黎•莫斯科》,动心的相遇、激烈的争斗,一切都在长长短短的乐句里、在明暗的灯光下、在舞者的剪影中。
孙露露、杨鹏飞
孙露露:舞蹈编导、舞者,启音舞蹈团艺术总监,投身舞蹈事业十七年。她说,“舞蹈是朋友、是伴侣、是我的呼吸;它忠于自己,无需传言。靠肢体触摸你的心”。
杨鹏飞:聋人舞者,启音舞蹈团团员。杨鹏飞说,“作为一个普通的聋人,这部作品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对世界的感知,我将用我的全部情感去倾诉它、润泽它。”
巴扬:小纽扣,大气场
(巴扬手风琴介绍)
巴扬(俄语баян)是手风琴家族的重要一员,古手风琴经过无数次改制之后终于变成了巴扬手风琴,1905年初于圣彼得堡首先生产出来,为纪念古手风琴演奏家巴扬先生而命名。
不同于键盘式手风琴,巴扬的右手部分是由键钮组成,好似一粒粒纽扣,其紧密的排列让它拥有更宽的音域。加之纽扣的四五排分别为一二排的重复音,这样的设置使右手可以轻松跨越两个八度,也拓宽了可演奏作品的难度边界。
巴扬的左手与键盘式手风琴拥有同样的外形,但巴扬引入“自由低音”的概念,使其音域更广、可演奏难度更大。传统手风琴的左手部分,只有一个八度,剩下分别为大三,小三,属七,和减七和弦,我们称它为【传统低音】。而【自由低音】意为有音高的低音,对巴扬来说,除了可以演奏传统低音,还可以演奏四个八度的音域自由低音,而二者之间的转换只需用安装在左手部分的一个装置进行切换。
【变音器】,也是手风琴的重要装置,用于改变音色、丰富效果。巴扬把传统手风琴的变音器移到了下颌部分(传统手风琴的变音器位于右手键盘上方),大大地解放了琴师的双手,也让下颌参与演奏,使乐器与演奏家更加融为一体。演奏中,当艺术家需要使用变音器时,便会拉低下颌,做出仿佛亲吻手中爱琴的动作。
关于音色,你不必是专业人士也能分辨出它与传统手风琴的区别:巴扬的音色更具金属质感,低音雄厚并富穿透力,可以真正模仿管风琴的声音,也可以演奏交响乐改编曲。另外,通过变音器的控制,还可以有各种不同气质的声响,如笛音般空灵透明的音色等等。
(大咖推荐)
慧眼识英雄:你就是伯乐
这样一场与众不同的音乐会由一群青年制作人完成,他们创意、有想法,策划的作品曾经受到台湾爱乐乐团执行长邱媛女士、新加坡华乐团总经理何伟山先生、上海音乐厅共管部主任沈彦树先生、闻铭雅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温文女士等业界人士的认可。
除本场《巴黎•莫斯科》外,更有另有三场音乐会,共同组成“伯乐计划”上海音乐学院系列情境音乐会,将于3月24日——3月27日上演于上海音乐厅。“伯乐计划”打出slogan“慧眼识英雄”,希望观众能以慧眼,成为那些尚未成名、但却是未来之星的艺术家们的伯乐。
音乐会究竟怎么样,只有走进剧场才能看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等亲民的票价,将会换来:
一段乐坛传奇
一种你熟悉又陌生的乐器
一对兼具实力与明星气质的青年演奏家
和那生命跳舞的舞者
——这是一场与众不同的音乐会
巴扬手风琴:许丞、郭盛
现代舞:孙露露、杨鹏飞
重要曲目导赏
观演提示:巴黎•莫斯科是一场情境音乐会,除了完整的曲目单之外,音乐会的背后还隐藏着一段“故事”。在欣赏的过程中,您既可以按照导赏对照提示聆听音乐,也可以根据舞台呈现自由发挥想象,获得真正独一无二的观演体验。
图画展览会
图画展览会是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为作曲家在参加亡故好友哈尔德曼的画展中受到启发而创作,作品按照画展上的十张画作分为十首小品,并且按照画作的名称命名这十首小品。本场音乐会演奏的版本为手风琴大师希什金改编的巴扬手风琴独奏版。
1、《牛车》:画作描绘了一幅俄罗斯乡间的常见景象:一头牛拉着装满稻草的车,车上坐着赶车的农夫。号子式有力的低声部从开始一直贯穿全曲,好像牛喘着粗气一步步拉车时颇有节奏的前进方式;而依附在高声部若隐若现的旋律,好似农夫哼唱的俄罗斯小调。
2、《未破壳的小鸡之舞》:画作原为芭蕾舞剧“毡帽”的服装设计稿,描绘了孩子们身着蛋壳服、头戴绒帽的舞蹈场面,仿佛一群还未破壳的小鸡,一边不耐烦的咕噜着,用小喙敲击着蛋壳,一边张开脚爪,在里面旋转乱舞。作曲家的创作为三部曲式,主部为谐谑曲风格,幻想小鸡们幽默而美妙的舞蹈场面,曲中隐约出现的短小的“唧唧”声,即是小鸡的叫声。
3、《女巫》:画作原标题为鸡脚上的小屋,女巫为副标题,描绘了一座古怪的钟表盘状的小屋,用斯拉夫字母代替每个点的数字,整个小屋绘以俄罗斯风格的装饰花纹,就好像童话中女巫住的房子,透着丝丝奇幻色彩。作曲家用跳跃式的音节组合,时而表现了幻想中的女巫住所的诡异场景:风穿过窗户的呼啸声、木材在炉火中燃烧的劈啪声,时而扮演一位不慎闯入者小心翼翼的窥视。作品为三部曲式,副部的每一句都由主部发展变化而来,作者亦通过不同寻常的俄罗斯民族风味的和声运用,展现一派俄式童话故事中的奇幻场景。
4、《基辅大门》:画作描绘一幅俄罗斯风格的巨大三开拱门,拱门上镶嵌着教堂彩绘玻璃,附楼是一座尖顶钟楼,拱门下三三两两的站着一些聊天的民众。乐曲开始时,有力的柱式和弦连续出现,将雄伟的拱门塑造成了一个巨人似的形象;随着视线的转移,听者来到了一个教堂宗教仪式场景,安静肃穆的祈祷之后是庄严的圣诗歌唱,然后再次趋于安静;接下来乐曲刻画了钟楼的三座大钟,钟声由稀疏到致密,层迭响起;乐曲的尾声好似来到了基辅城的上空俯瞰,在大门巨人般强有力的主题下,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种庄严祥和的氛围当中。
暴风雪组曲
暴风雪组曲是俄罗斯作曲家乔治•斯维里多夫为普希金的中篇小说《暴风雪》谱写的组曲,共有九个乐章。
1、《三套车》:三套车是俄罗斯的一种传统民间舞曲,这一乐章以急促的节奏和民族风味浓郁的旋律,描写了在俄罗斯冬季一望无际的雪原上雪橇疾驶的情景。时强时弱的音响仿佛是雪原上远方若隐若现的城镇,又好像是电影镜头近景和远景的相互交替。
2、《浪漫曲》:在小说中,正是男主人公没赶上婚礼,女主人公暗自垂泪的场景。乐章再现了俄罗斯19世纪初典型的表达爱情的抒情浪漫曲风格,在伴奏声部对位式音响的衬托下,旋律声部一次一次地弹出了如泣如慕的主题,音响的丰满程度随着乐曲的进行而慢慢加深,从淡淡的苦涩到沉重的伤感,历历在目。
3、《华尔兹》:故事有一个颇为美好的结局,女主人公最终获得了完满的爱情。这一乐章是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风格,表现的是盛大的婚礼上,人们欢声笑语、翩翩起舞的场景。
《巴黎•莫斯科》
巴黎•莫斯科是本场音乐会的同名作品,是作曲家弗兰克•安捷列斯为埃默里和加巴诺夫的巴扬二重奏组合所专门创作的,是这段爱情传奇的美好结晶。作曲家在作品中展现了巴扬二重奏的多种可能性,对话式旋律的交替进行、互为伴奏的配合方式、极强与极弱的快速变换等等;在展现巴扬技巧的同时,作品的旋律具有非常高的可听性,糅合了几段法国与俄罗斯民歌的主题片段,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卡林卡》等。这些手法充分展现了巴扬手风琴的美妙乐音,将法国与俄国的异域风情融合成为一种生动的遐想,使听者印象深刻。
主办: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
协办:上海市闵行区启音学校
特别鸣谢上海音乐厅全程大力支持
敬请关注公众微信:伯乐计划上音情境音乐会系列
微博:@巴黎莫斯科
获得更多幕后故事、演出优惠及其他活动信息!
曲目单:
●图画展览会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牛车》Bydlo
《未破壳的小鸡之舞》Ballet of the Little Chickens
●《悲歌》Elegy
●图画展览会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女巫》The Hut on Fowl’s Legs
《基辅大门》The Bahatyr Gate of Kiev
●追忆往昔组曲Images of The Passing Time
《华尔兹幻想曲》Waltz Caprice
《迈进》Procession
●《雪球花》Kalinka
●暴风雪组曲Snow Storm
《三套车》Troika
《浪漫曲》Romance
《华尔兹》Waltz
●《伏尔加河上的歌唱》Volga Melody
●《巴黎—莫斯科》Paris – Moscow
*曲目以现场演出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