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盾“女书”对话费城交响乐团音乐会

2014年5月27日 ,谭盾“女书”对话费城交响乐团音乐会在 湖南大剧院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4.05.27

湖南大剧院

暂无

演出详情

谭盾"女书"暨美国费城交响乐团音乐会

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本交响曲旨在描写人生的奋斗、爱情、兴奋直至恐怖、绝望、失败、消逝等,充满了挣扎、追忆和悲恸的情绪,是作曲家一生的写照。

谭盾(指挥/作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亲善大使",中国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对世界乐坛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历时5年创作的《微电影交响诗:女书》,无论从历史的深度和创新的广度上,都将是一座中国音乐的里程碑,更是一座女性文化的纪念碑。他的音乐跨越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多媒体与表演艺术的众多界限。他已赢得多项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音乐大奖,其中包括格莱美大奖、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和格文美尔(Grawemeyer Award)古典作曲大奖和德国巴赫奖和俄国的肖斯塔克维奇大奖并被美国音乐协会(Musical America)授予年度"最佳作曲家"称号,纽约时报评其为"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谭盾还被中国文化部授予"二十世纪经典作曲家"的称号,并被凤凰卫视等全球最重要的十家华文媒体评为2006年影响世界的十位华人之一。谭盾的音乐被世界最重要的交响乐团、歌剧院、艺术节、电台和电视台广泛演播。作为指挥家,谭盾经常执棒世界众多最著名乐团,其中包括:费城交响乐团、荷兰皇家音乐厅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纽约爱乐、柏林爱乐、法国国家交响乐团、英国BBC交响乐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乐团、慕尼黑爱乐、意大利国家交响乐团和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等。他与Google/YouTube合作的世界首部网络交响乐《英雄》拥有高达二千二百万人次在线欣赏量。他的"有机音乐三部曲"--《水乐》《纸乐》《垚乐》和《武侠三部曲》经常上演于世界各大音乐厅。他的多媒体代表作品《地图》,由马友友波士顿交响乐团作世界首演,作品手稿已被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世界作曲大师手稿廊永久收藏并展出,他是第一位东方获此殊荣的音乐家。他的歌剧《秦始皇》由世界男高音巨星多明戈首演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2008年应邀创作中国奥运会徽标LOGO音乐和颁奖音乐。他的钢琴协奏曲《火》由郎朗及纽约爱乐首演。2010年,谭盾应邀担任中国上海世博会全球文化大使。今年,谭盾被中国交响乐团授予"荣誉音乐指导"。

美国费城交响乐团介绍

美国费城交响乐团以其独一无二的"费城之声"、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以及在音乐艺术史上无可比拟的先驱精神享誉世界乐坛,至今依然屹立于全球顶级交响乐团之列。乐团不仅坚持秉承卓越的艺术传统、保持最高的艺术水准,更希冀面向未来,通过为国内外观众创造更具震撼力的音乐体验,而不断挑战并超越自身已有的艺术成就。

艺术水准及造诣

2012年秋,费城交响乐团迎来其史上第八位音乐总监 -- 雅尼克·涅杰瑟贡。在此之前,乐团长达113个演出季的发展历程中,闪耀着众多世界顶级艺术领袖的光辉,包括乐团历任音乐总监弗里茨·谢尔、 卡尔·波利格、 里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尤金·奥曼迪、里卡尔多·穆蒂、 沃尔夫冈·萨瓦利什、 克里斯托弗·埃森巴赫,以及于2008年至2012年间担任乐团首席指挥的夏尔·迪图瓦。在诸位杰出艺术大师的引领下,费城交响乐团将自身树立为世界古典音乐领域中卓越艺术成就的典范,并一直持续至今。

而乐团现任音乐总监雅尼克新颖的指挥手法与曲目编排风格,对音乐根深蒂固的探求心和无限的热情,以及他与乐团艺术家们通力协作的团队精神,无不为广大音乐爱好者们有目共睹,得到了乐评人和观众的一致追捧。《纽约时报》形容他为"非凡的"指挥家,并力称在他的带领下,"这支闻名全球的乐团展示出了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声音。"(《纽约时报》2013年1月18日) 。由于其多样的曲目选择和极强的表演感染力,雅尼克的每场音乐会几乎一票难求。因此,他也经常通过举办音乐会后对话环节,与听众们交流心得,进行更深层的互动。

以费城为家

乐团驻地费城,每年9月至次年5月,都会在费城金梅尔中心的佛瑞森音乐厅推出主打音乐季。自2001年起,金梅尔中心正式成为乐团的常驻排练及演出场所。围绕主打音乐季的基础上,乐团还积极探求各种创新途径,已巩固与其忠实乐迷的关系。此外,费城交响乐团协会自1957年起一直拥有一座美国著名的历史及地标性建筑 -- 费城音乐学院歌剧院,而其也是全美运营历史最悠久的歌剧院。在正式进驻金梅尔中心之前,费城交响乐团就曾在该剧院内上演了101个音乐季。而如今,在每年全城期盼的费城音乐学院歌剧院周年庆典音乐会及舞会期间,乐团都会回到这座被众人昵称为"费城罗卡斯特街上的贵妇人"的剧院内举行演出。

除了在金梅尔中心推出各种演出活动之外,每年夏季,费城交响乐团还会在曼恩表演艺术中心、威廉·宾登陆点景区、洛伍德花园 、费城海军基地商业中心等地举行演出。上述大部分演出都是乐团"进社区免费音乐会系列"中的部分,是乐团致力于公众教育与社区合作的重要载体,以此在更大范围内普及与推广古典音乐这一重要的艺术形式。

全心致力于教育

费城交响乐团长期以来一直全心致力于当地的公众教育,而这一传统则可以追溯至1921年,时任音乐总监里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首次倡导并开设了专门针对儿童的特别音乐会。如今,乐团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教育项目,例如"无处不在的声音"(针对3-5岁儿童) 、"家庭音乐会"(针对6-12岁儿童及其家庭) 以及"eZseatU" -- 该项目针对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只需缴纳25美元年费便可无限参加乐团的音乐会,从而希望让年轻一代的观众,无论成年与否,都有机会接触并喜欢交响乐。此外,乐团还经常在演出前后举办各种针对成人的学习活动,例如在每场套票音乐会之前举办与艺术家对话、客座嘉宾讲座或午餐演讲等环节,以此进一步加强与成年观众的联系与互动。乐团的音乐家们也在培养青年音乐人才、激发公众对古典音乐的热爱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往往是全身心投入,为公众扮演着教师、顾问、导师等的多重角色。例如近期大获成功的PlayINs活动等,就让乐团的乐手们成为了瞩目的焦点。

为了加强与费城年轻一代的直接联系,费城交响乐团推出了"比利·乔校园音乐会项目",让乐团的校园音乐会更多地深入到一些公众活动欠发达的社区。目前,该项目已经在费城多所中小学展开。乐团推出的"校园合作项目",选择了大费城地区的五所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就直接了解乐团和乐手。参与该项目的乐团音乐家们,与学校内的老师一起给学生们上课,而课程与教学材料都由乐团自行编写。此外,乐团还设有"音乐家进校园"项目,由乐团乐手亲自给学生进行辅导。该项目通常由某位独奏音乐家通过讲课、表演或演示、专业技巧培训、大师班培训或分声部培训等形式展开。

向海外传播文化的使者

费城交响乐团通过音乐会、国内外巡演、驻地演出、展演以及灌制唱片等方式,成为代表费城乃至美国而促进全球文化交流的使者。除费城以外,乐团每年会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出,而夏季时节还会在专门为乐团建造的纽约州萨拉托加表演艺术中心驻地进行为期三周的演出。同时,乐团还与科罗拉多州的"喝彩!瓦尔山谷音乐节"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每年夏天,全世界最顶级的古典音乐家们都会在那里汇聚一堂。

费城交响乐团的巡演历史非常悠久,其创立之初就在费城以外的地区举行演出。1973年,乐团作为第一支访华的美国交响乐团,首次在中国举行了演出。之后,乐团又相继于1993年,1996年,2001年,2008年与2010年到访中国。秉承与中国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渊源,2012年,费城交响乐团再次担任起"文化使者"的重要角色,与中国国家大剧院在北京联合推出"费城音乐周"系列活动。这一全新的试点驻地合作项目,旨在加强乐团与中国优秀青年音乐家及作曲家的联系,帮助他们提高在交响乐演奏与创作方面的才能。此次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专场音乐会,又有大师班培训;既有走进居民社区的联谊活动,又有安排在著名历史景点的即兴演出;既造访了繁华的大都市,又深入到其它的内地省市;既加强了两国音乐家之间的艺术交流,又促进了中美艺术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乐团用交响乐向更多的人传播着艺术所带来的快乐。

该试点项目的成功,促成费城交响乐团与国家大剧院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而在庆祝乐团首次访华演出40周年之际,其又于2013年5月至6月期间,再次来到中国举办巡演及驻地合作项目,短短15天内共成功完成了50多场音乐演出及交流活动。

一支深谙艺术创新之力量的乐团

费城交响乐团一直致力于对传统古典音乐的艺术创新,曾经在美国乃至世界上首演了诸多重要的交响乐作品,例如马勒的《第八交响曲》(又称《千人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勋伯格的《古雷之歌》,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舞曲》等。乐团还致力于同来自各地区以及全国的文化社会团体合作。自2010年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丽森·沃格莫女士上任以来,费城交响乐团相继与宾夕法尼亚芭蕾舞团、费城前沿现代艺术节、费城舞蹈团、费城歌剧院 、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里奇剧院以及舞台总监詹姆斯·亚历山大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致力于能将古典音乐带给更多的听众,费城交响乐团重返德意志留声机唱片公司的录音棚,灌制了与其新任音乐总监雅尼克合作以来的首张录音唱片,其中作品包括: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由斯托科夫斯基改编的巴赫管风琴曲《c小调帕萨卡利亚与赋格》、《g小调赋格》和《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以及同样由其改编的斯特拉文斯基的《田园》。早自1917年起乐团就开始录制唱片,多年来产出了相当数量的音乐专辑。如今,乐团还在iTunes、亚马逊等时下流行的数码音像网络平台推出现场录音制品。不仅如此,在雅尼克的首任之季,费城交响乐团还恢复了与电台的合作,使得广大音乐爱好者在每周日下午,都能通过费城调频90.1FM欣赏音乐家们的动人演奏。

上述这些近期的革新之举,都延续了费城交响乐团曾经创下的一系列"第一"的记录:第一支通过电动录音技术灌制唱片的乐团 (1925年);第一支在广播电台进行商业演出的乐团 (1929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第一支为电影演奏原声音乐的乐团 (1937年,派拉蒙公司的《黄金播音员》);第一支被电视台进行全美转播的乐团 (1948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第一支通过互联网,将现场演出音频向公众播出的大型交响乐团 (1997年)。此外,乐团还是第一个通过互联网2代网络,在设有大荧幕上的演出场地,进行多架摄像机同时直播演出的大型交响乐团。

节目单

节目单

上半场:女书

为13部微电影、竖琴独奏和交响乐队而作

13个乐章及微电影的主要内容:

1、秘扇

写了又干,干了又写…世世代代的母亲、女儿、老同(姐妹)之间的血肉情是女人写女书、秘扇的古老文化和渊源。女书秘扇的闺密、善良与美丽,传承了一座女人的纪念碑。

2、母亲的歌

一代接一代的母亲教女儿,女儿再教女儿的《训女词》是一部女人的《圣经》,它传承了家庭、道德、生命繁衍的文化和做女人的精神。(何静华、蒲利娟传唱)

3、穿戴歌

十五岁就出嫁,而出嫁的那一天就是当地女人最美丽的日子:即将分别的姐妹们都在为她戴妆。漂亮的头饰和嫁衣里隐藏着一颗颗依依不舍的心。穿戴好的女人,心里作好了一生的准备,此时的女人就像一座生命的纪念碑。(何静华、蒲利娟、周惠娟、胡美月等传唱)

4、哭嫁歌

连哭三天三夜,一条哭湿了的围巾连接着母亲和女儿的世世代代,母女情自从女儿出嫁后,必由秘写的"女书"来传递。(何静华、蒲利娟及女书村民传唱)

5、女书村

每一个民族或文化的后面都有一条母亲河,就在这个宋代古村的河边,这里的女人用自己的一生,孕育了自己的文字--女书。

6、思念老同

除了母女情外,姐妹情也是女书的主要诗篇。

思念老同的歌声让她在女书里重温儿时的幸福和天真,让她的孤独的生活有了寄托,让她在苦难中看到光亮。

(何艳新传唱)

7、深巷

女人的深巷,一辈子也走不完,她在寻找儿时的老同。从这个家到那个家,这扇门到那扇门,这条河到那条河,从这个朝代到下一个朝代……女人的路啊,永远走不完。

8、老同相遇

老同见面,一切忧愁尽去,只有儿时的欢笑和心心相印的哭述。

老同间相互给予的温暖和体贴,一直伴随她们走

入婚姻,使她们在煎熬和苦难中坚韧不拔。(蒋时女、何艳新传唱)

9、女儿河

是河还是泪?答案只有水知道。

女儿河是世世代代的女儿、妈妈、奶奶的河,她们的泪都在思念的歌里淌出来,在梦想中荡出去。这是一条泪河。(胡欣传唱)

10、祖母故居

百岁老人高银仙是女书最重要的传人,她人走了,茶却没有凉,在她的故居里,孙女坐在了奶奶的板凳上,你仿佛又听到奶奶绣花时的女书回声……(胡欣传唱)

11、泪书

曾经是女儿的莫翠凤的哭唱,回忆着五十年前的婚嫁,时光流逝了半个世纪,人走了,可眼泪还是没有干。(莫翠凤传唱)

12、培元桥

固本培元。培元桥是女儿听寻和思念母亲的心桥,是寻根念祖的通道。

13、活在梦里

女人是水,流走心中忧;女书是泪,洗去心上愁。

女人是河,淌出心上梦;女书是海,荡尽心里歌。(谭盾)

尽管女人村的女人流尽了眼泪,为什么她们的歌声和现实生活还是那么浪漫?那是因为每天母女、姐妹相聚时唱写女书、绣画女书的美好时光,给予了她们另外一个如梦的美丽现实和精神王国……这是一段非常写意的梦幻曲。

(由胡欣、胡美月、何艳新、何静华、蒋时女、莫翠凤、蒲利娟、周惠娟传唱)

下半场: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具体信息以现场演出为准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