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5日 至 2012年6月6日 ,田浩江个人舞台剧《我歌我哥》在 上海大剧院 精彩上演。
2012.06.05 - 2012.06.06
上海大剧院-中剧场
暂无
田浩江个人舞台剧《我歌我哥》
《我歌我哥》是一个独特的舞台作品,是叙事性的话剧和歌唱结合的个人剧,为编剧/主演者田浩江吟唱亲身经历一个演出。该剧将于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世界首演,6月5日该剧将在上海大剧院首演,并计划在欧洲和美国进行巡回演出。
《我歌我哥》,曾于2009年夏在北京为受邀的观众举行了三场内部实验演出,引起了极为强烈的反响。公认这部新颖作品的内容和表演方式简单、震撼、直入人心,是当前东西方歌剧和话剧界从未有过的一部相互跨界作品。
聊生命中那位熟悉的陌生人讲述一对兄弟在不同人生轨迹上的经历与情感 误会与理解 梦幻与现实
故事:
《我歌我哥》描述了歌剧演唱家田浩江记忆深处的挣扎和感触。在美国居住了28年,西方歌剧舞台上事业成就斐然的田,正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意大利歌剧《La Boheme》。在两场演出的3天间隔之间赶回北京,看望生命垂危的长兄。一个在中国八十年代初开放后径直去了美国,在美国洗碗打工学习歌唱,挣扎奋斗一路进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进而在世界许多重要歌剧院展开其歌唱生涯。一个曾是意气风发中国60年代的青年海军士官,文革期间的挫折并无削弱他的纯真个性,虽为北京一个普通职工,收入微薄但生活无求,平淡中的一生仍保青年时期的热忱与追求。两人相差八岁,经历和社会地位的差距使他们之间有长期的误解与隔膜。兄弟俩在北京一个医院的病房里度过了没人打扰的三个小时,这是两人此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坦诚以对的相聚。田经历了人生中深刻的感悟,重新认识了哥哥和自己。他们在最后的相聚里唱了许多青少年时代的歌,每一个歌都有一个故事。哥哥第一次知道弟弟在世界歌剧舞台上辉煌后面作为一个中国歌唱家的艰难,弟弟第一次发现哥哥原来是一个正真的音乐天才,解开未知的青少年时代之谜……没有悲伤,没有生离死别的绝望,在欢笑和歌声里,兄弟之情感人肺腑,自然真挚。随后,田赶回纽约,在大都会歌剧院的化妆间准备上台演出《La Boheme》的时刻,北京带来的感悟在持续进行,田几乎进入了一种疯狂的状态……时空交错的恍惚、革命歌曲与歌剧文化的对撞挣扎、人性深处的真情袒露,中国变革过程中一代人的心历路程,使这个剧作充满了戏剧性的力量,也揭示了现今世界许多似已漠视和遗忘的追求和理念。
田浩江:“这是一个描述一对兄弟在不同人生轨迹上的经历与情感,误会与理解,梦幻与现实。那些我记忆中流动着的一些潜意识自我哥去世以后从来没有静止过,在这个作品中,我希望舞台上和剧院里所有的门都会是开着的,我的潜意识和观众们可以自由出入,随时随地,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我的演出和创作,表演将是随意的、自由的、平平淡淡的,就这么简单。”
这部舞台剧的创作团队汇集了众多业内精英:多媒体舞台设计为德国柏林著名雕塑家、画家及在欧洲多家著名歌剧院任主创舞台设计师Alexander Polzin。服装设计/文字为与电影导演李安、作曲家谭盾(微博)、郭文景等合作多部电影与剧目的香港著名剧作家/翻译家廖端丽。灯光设计师为德国慕尼黑国际知名歌剧舞台灯光设计师Urs Schoenebaum。舞台表演顾问为美国舞台表演艺术家/戏剧导演Sommer Ulrickson。
编剧/主演:田浩江
艺术指导:林兆华舞台/多媒体设计师:Alexander Polzin服装设计/戏剧文字:廖端丽戏剧表演指导 谢念祖灯光设计:Urs Schoenebaum多媒体效果设计:Benjamin Hohnheiser编剧/主演 田浩江
田浩江是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连续签约18年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家,并曾与世界各地许多重要的歌剧院合作,演出歌剧剧目达四十多部,共约1300场次,包括他与世界著名歌唱家帕瓦洛蒂及多明哥合作的十一部歌剧,逾百场的演出。田浩江并在北京和上海参加过多部歌剧的中国首演,所有这些演出的实况大都在美欧与中国的电视台和电台进行过转播。
在2008-2009年的演出中,田浩江在大都会歌剧院由谭盾作曲,多明哥担纲的歌剧《秦始皇》中饰演了主要角色王将军,在意大利罗马艺术节的开幕式上演出了由郭文景作曲,林兆华导演的歌剧《诗人李白》。他还在比利时的瓦隆尼皇家歌剧院的《唐卡洛》中饰演了菲利普国王,他还参加了旧金山歌剧院新制做的歌剧《接骨师之女》的世界首演,并在巴尔迪摩歌剧演出了《Norma》。在2009-2010的演出季,田浩江将在北京鸟巢国家体育馆参加由张艺谋导演的大型歌剧《图兰朵》的演出,还会在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再次演出《图兰朵》。他还将在香港演出郭文景的歌剧《诗人李白》,在旧金山歌剧院演出《阿伊达》。 同时由他自编自演,与著名导演林兆华合作的独角话剧《我歌我哥》 在北京和美国上演。
田浩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音乐家庭。做过工人,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设的中央乐团声乐专修班。毕业后在中央乐团工作,1983年赴美学习。1987年获美国丹佛大学声乐表演硕士学位。曾六次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并于2008年3月得到丹佛大学颁发的杰出成就奖。 田浩江现居纽约和北京。长期参与推动中美两国文化和艺术交流的田浩江及其夫人廖英华博士,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有近百位年轻的中国音乐学生和音乐家得到过他们直接的帮助。
田浩江的经历曾被中国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阳光卫视,美国公共广播电台、英国BBC电视台、加拿大国家电视台、美国之音、美国多家电视台制作成专题节目播放,美国著名的《纽约时报》在报道田浩江的专题文章中这样写到:“他成功的原因在于他的经历,而他的经历本身就是歌剧”。美国国家公共电视台(PBS)正在制作田浩江的个人专题节目,将于今年12月在全美播出。
由美国Wiley出版社出版的田浩江英文自传《浩歌江上》 作为美国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的书籍系列,于2008年在全世界发行。
2012《我歌我哥》的剧本与舞台设计在实验演出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概念的再创作,敬请期待!
注: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