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4日 ,走进大剧院 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 巴洛克之乐 法国和谐之诗古乐团音乐会在 上海大剧院 精彩上演。
2017.05.14
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以现场为准
以现场为准
在17世纪的威尼斯,人们会趁神圣的封斋节到来之前举办盛宴,聚集在一起纵情歌舞,庆祝新的一年农事活动开始。本场音乐会力图呈现当时威尼斯人热爱的世俗音乐。法国和谐之诗古乐团的艺术总监文森特·杜美斯特希望通过这套辉煌华丽、五彩斑斓的曲目,重现那个时代的无穷欢愉与激情,以此来向当时多姿多彩的演出致敬。
这场演出的曲目包括16、17世纪时的世俗舞曲,以及富于感情的牧歌,例如蒙特威尔第《如此甜蜜的煎熬》。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风貌,更让大家领略西方早期音乐的风采与魅力。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这些历史时期早已成为纸上的文字与图画,在没有录音技术的年代,我们也无法窥探到那时音乐风格的全貌,只能从文字中一探究竟,犹如管中窥豹,只见一斑。然而这些西方早期音乐不仅是西方音乐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西方音乐发展的源流所在。
二十世纪在西方掀起了一场“复兴古乐”运动。这场运动在学界被称为“本真演奏”运动,它以古代的历史资料为音乐学根据,期望重新还原古乐器在当时的演奏方法。它倡导还原音乐作品的历史真实面目,以作品产生的时代所使用的乐器来演奏它们,而和谐之诗古乐团正是这场运动的实践者,他们采用了当时的乐器来重新演绎那个时代的作品。他们试图穿越时空,探寻17世纪意大利音乐,呈现来自过去的声音,力图使听众们体会到这古老的音乐所带来的耳目一新的感觉。
乐团介绍
和谐之诗古乐团享有世界声誉,自建立以来发行了多张CD,曾获得如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奖、金音叉奖等诸多大奖。从恰空到塔兰泰拉,从声乐表演到即兴演出,都充满着巴洛克的精神。乐团由文森特·杜美斯特于1998年创立,使用如琉特琴等稀有乐器,重现和收录早期音乐。他们重点收录文艺复兴晚期和巴洛克早期的诗歌,对17世纪早期的法国和意大利牧歌也非常感兴趣。
乐团成员
文森特·杜美斯特 艺术总监/古典吉他
独唱:
黛博拉·卡谢 女高音
布鲁诺·勒·勒弗莱 女低音
塞尔日·格布德 男高音
乌格斯·普利马 男高音
维克多·西卡尔 男低音
斯特凡诺·阿莫里 男演员
灯光师:克里斯托佛·内里特
舞台经理:克里斯托佛·布兰德
总经理:玛丽·安德里厄
*具体信息以现场演出为准
曲目单
第一幕:街道醒来
1、祈祷 (传统复调) 马勒第
2、序曲 (器乐) 乔万尼·巴蒂斯塔·法索罗
3、弗洛伦萨小调 (器乐) 佚名
4、死于战争——为瑞典国王古斯塔弗·阿道夫所作的康塔塔 路易吉·罗西
5、因为你是甜心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
第二幕:宫殿之光
6、无话可说 佚名
7、渔夫的维拉涅拉舞曲 佚名(改编:马勒第)
8、高拉夫人为加内瓦尔先生演唱的伦巴第方言小夜曲 乔万尼·巴蒂斯塔·法索罗
9、露西亚夫人的哀歌,与科拉的回应 乔万尼·巴蒂斯塔·法索罗
第三幕:爱之狂喜与悲痛
10、巴拉巴与撒旦的战争(器乐) 安德烈亚·法高尼利
11、加尔加诺的塔兰泰拉 佚名
12、如此甜蜜的煎熬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
13、鼻子的哀歌 根据蒙特威尔第的作品改编
14、三个瘸子的舞蹈 乔万尼·巴蒂斯塔·法索罗
15、现在我们不愿再歌唱了,莫雷斯卡 乔万尼·巴蒂斯塔·法索罗
* 实际演出内容以当日为准